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麻醉与监护论坛》杂志文章 > 16卷第5期
[摘要] 探讨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理论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给学生和年轻医生“一条线”将看似零散庞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促进他们能更快理解、掌握并记住相关理论知识,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关键词] 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教学 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可以说是每个医生职业素养的基础,对于手技很好的外科大夫而言,这也许就是“手术匠”和好医生甚至大师的区别。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理论是病理生理学重要内容,与临床日常工作息息相关,是一个医生每天都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内容多,庞杂而零散,很多人前后经过病理生理学,儿科,外科基础,临床实习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到临床工作时仍难以“总体把握,灵活运用”。如何让学生和年轻医生更快理解、掌握并记住相关理论知识,能灵活运用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理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试作初步探讨。 1 学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徐伦山的文章中,提到学生和年轻医生学习工作中普遍存在重“个性”,轻“共性”,本末倒置的问题[1]。笔者也认为这应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知识点,还是习惯不求甚解,都使得学习内容成为一盘散沙,不成体系,记忆也不牢靠,上了临床当然也就难以灵活运用。 2 教学思路与指导思想 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能做到“深入理解,总体把握,灵活运用”。 要做到深入理解,必须要从理解涉及到的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入手。这是西医学的根本特点决定的。现代西方医学的进步,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支持,其理论体系的基础就根植于此。这些基本概念包括:电子 离子 原子价 离子结合 离解作用(完全、部分、不能) 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vogadro常数(6.06*1023) 克分子(量)/摩尔(质量)(Mol. K39.1 Na23 Mg24.3 Ca40 Cl 35.5 P31 S 要做到总体把握,必须让学生理解和领会到人体是一个复杂但又完美协调统一的整体,并把这种整体观自觉地运用到理论学习中去。西方医学一度把人体视为一部机器,虽然失之机械和简单,但理解这部“机器”运转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失为一种西医学生入门时容易理解的思想方法。对人体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的熟悉是理解这种运作原理的基础。作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总结出一条简单线索,力争帮助学生将难懂得理论和庞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能够总体上理解并能记住相关理论知识。 灵活掌握,是在前述基础上结合具体疾病特点,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过程。有了真正的理解,加上一定的实际经验和锻炼是不难达到的。 3 具体方法 3.1 强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根据前述的指导思想,结合物理化学知识强化学生对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 3.2 生动概括,给学生一条线索,理解并记住相关理论知识 不同的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提出不同的概括性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作者认为应该从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密切相关的人体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入手,结合物理化学原理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提炼。 因此作者提出用“两膜、三间、四平衡、五途径”的记忆口诀。具体如下: 两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膜。 三个间隙:细胞内、组织间、血管内间隙。 四个平衡:水(容量)平衡、电荷平衡(膜电位,当量浓度)、渗透压平衡(摩尔浓度与渗量)、酸碱平衡(pH与生命活动)。 五个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肺)、肾、皮肤、静脉。 如此总结,是在学生已经对教科书系统讲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后,让学生理解到,人体就是经由两种不同特性的生物膜分割成三个间隙,每个间隙及不同间隙之间,都存在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问题。生物膜不同的选择通透性,影响着这种平衡。这种平衡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神经体液调节下,遵循着四种动态平衡原则。而影响和调节这四种平衡的途径则有五个。作者认为这样总结可以给学生一个总体把握水电平衡理论的思路,简单的二、三、四、五更容易记忆。每一条都可以串联起很多知识点,试举例如下: 两膜: 毛细血管壁:总交换量10万升/天。水、电解质自由通过(扩散,量大,物质交换主要方式),蛋白质不能自由通过(靠吞饮交换,有说漏出,淋巴回收一半;抗体、激素、胶体渗透压以白蛋白为主,维持血容量),滤过和重吸收(保持动态平衡,动脉端,30+15-25-10=10;静脉端,12+15-25-10= -8),参与水肿形成。 细胞膜:水、Cl-、HCO3-、其他一些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蛋白质和Na+、K+、Ca2+、Mg2+等阳离子不能自由通过;Mg2+依赖性Na+—K+—ATP酶,3Na+ 2 K+ /ATP分子,1000次/秒;渗透压平衡;H+—K+交换。 三间: 体液总量:年龄、性别(脂肪、肌肉含量)影响:成人60%、55%;小儿80%、70%、65% 细胞内液:2/3,40%,K+、Mg2+和HPO4 2 - 、蛋白质 细胞外液:1/3,20% , Na+和 Cl-、HCO3- 细胞间液(组织间液):15%;包括淋巴液,穿细胞液(2%,脑脊液、胸腹腔液、滑膜腔、眼内液、胃肠道分泌液等)。 血浆与血液:5%,8%,阴离子间隙AG= Na+ - Cl--HCO3- = 10-14。增大,固定酸增加,肾衰,缺氧,休克,糖尿病;缩小, AG <5-7,见于低蛋白血症等。 四平衡: 水(容量)平衡:容量感受器,各种容量调节系统;脱水、水肿 电荷平衡:膜电位,当量浓度 渗透压平衡:摩尔浓度与渗量,晶体渗透压(分子量<30000), 重量渗透克分子浓度mOsm / kg = 体积渗透浓度mmol/L/0.93;154mmolNaCl——286mOsm / kg; Posm=2*Na+Glu+BUN=1.75Na+BUN+GLU+1.84K+0.56Ca+0.56Mg; 280—320 mOsm / kg(260—300 mmol/L );胞内外平衡时间:60小时; 胶体渗透压COP(白蛋白5/6 ),COP= 渗透间隙OG5-8mOsm/kg;渗透压感受器,调节系统 酸碱平衡:pH(7.2-7.55)与生命活动,酶的活性、膜电位与细胞活性、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影响;酸碱调节系统 五途径: 消化道:每日8200ml,唾液1500、胃液2500、胰液700、胆汁500、肠液3000。另加饮水2000,在回肠、结肠上段吸收。含大量电解质、酸碱。食物含水1000ml;代谢内生水,300ml,脂肪1.0ml/g,糖0.6ml/g,蛋白0.5ml/g。钠钾钙镁等的正常代谢。 皮肤:不感蒸发纯水500ml(300 —600),体温每升高一度增加0.5ml/kg/h。热量24-25%,一半经皮肤,一半经肺蒸发带走。发汗,低渗溶液(10-70mEq/Na,少量K),可达2500-14000 ml。 呼吸道(肺):湿度缺,纯水350ml(200-400)。深大呼吸,气道完整性,湿化,呼吸机。 肾:滤液180 静脉:医源性因素 另外关于血气分析报告的简单审读,作者也同样提倡所谓的“五看”法。即一看pH,定酸碱;二看原发因素,定“呼代”;三看代偿变化是否符合规律,定“单、混”;四看阴离子间隙,定“单、混”,定“双、三”;五看临床表现,作参考。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展开。 3.3 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教学内容的很好的表现载体,很多作者也认为通过良好设计,它与教学内容配合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2]。因此,作者也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备索。 3.4 结合查房及教学例会反复强化学习 北京天坛医院ICU周建新主任在总结研究生教学方法时,提出的教学例会制度在我们的实践中已经证明行之有效[3]。在结合常规查房,根据常见病例的具体分析,可以很快促进学生和年轻医生理解相关理论,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神经外科为例,常见尿崩症,脑耗盐综合征等,是很好的教学范例。 4 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的对比 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都是相同的,只是侧重和切入点不同,不能完全替代的。教科书的体系强调了知识的基础和纵向的系统与完整性,就初学者而言不可缺少。作者的方法也是以教科书的学习为基础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生和年轻医生的反馈,对这一方法是肯定的。 作者本人的体会是从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密切相关的人体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入手,结合物理化学原理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提炼,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这一基本病理生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伦山,麻晓林.医学生临床实习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医学教育探索[J ],2008,7(5):501-502. [2] 徐敬东,王跃秀,侯晓莉,等.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思考.医学教育探索[J ],2006,5(12): 1138-1139. [3] 周建新.医学研究生教学中例会制度的应用.医学教育探索[J ],2008,7(5):461-46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