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家名院 > 明星科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麻醉科

时间:2011-05-31 13:51:24  来源:  作者:

 

科室介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麻醉科是医院的重点临床科室,是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卫生部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手术量3.64万例次;平均住院日逐步缩短至6.6天,居于全国首位。在卫生部于我院召开的“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卫生部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用1200张床位完成了1600 - 1800张床位规模的工作量,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突出矛盾”,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进管理经验。据北京市1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及全国16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主要指标显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服务范围与技术难度(CMI)居于北京市前列,被评为“人民满意医院”。
北医三院于1958年正式开展麻醉业务,1987年按卫生部规定正式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学科发展迅速,曾获“卫生部乙级科研成果奖”。随着我院临床医疗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麻醉科在麻醉技术、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等方面不断得到提高,已成为在国内具有显著影响力,在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专业科室。麻醉科作为医院重点平台科室,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制定了麻醉科建设发展规划,并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使麻醉科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麻醉科现有医师5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为74%。手术室及麻醉恢复室护士共97人,其中麻醉恢复室专职护士12人。手术室32间。
职称结构

 
总 计
人 数
职称分类
正高级
副高级
中 级
初 级
医 师
51
5
10
20
16
护 理 人 员
97
0
1
21
75
学历学位结构
 
总 计
人 数
学历学位分类
博士
研究生
硕士
研究生
本科
学士
大专及中专学历
医 师
51
17
21
13
0
护 理 人 员
97
0
0
14
83

【人才培养】
麻醉科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教学基地、麻醉学博士点、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和考核基地,长期接收基层医院麻醉医师到麻醉科进修,培养目标是“基础知识扎实,临床技能熟练,业务水平过硬”,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临床医生和学术骨干。高年资主治医师均按亚专业定向培养,分期分批派遣工作人员出国进修学习。
 
【辐射能力】
近年来通过挖掘潜力,与国内外加强合作交流,麻醉科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效率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特别是麻醉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多功能麻醉恢复室的运行,高效运转模式下麻醉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麻醉质控的落实,使得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得到政府和社会以及同行们的认可。麻醉科主动承担起奥运会、建国6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和周围地区的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工作,在SARS和伊春空难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科近年来多次参与主办国际会议,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麻醉科每年都吸引大批同行前来参观学习,也吸引大量麻醉同行来院进修,我科专家也应邀到各地讲学,还应邀在国际大型会议上介绍经验,有效地提升了北医三院麻醉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
作为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及考核基地,麻醉科为北京市各级医院培养了大批住院医师。同时与多家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每年定期、分批派遣高年医师到基层医院指导麻醉工作。与延庆县医院、长治人民医院、延安子长县医院、日照市人民医院、胶南市人民医院、内蒙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关系。科室接收国内21个省市的麻醉专业进修医师,每年接受≥10名进修医师,其中三级医院比例51%
【科室管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效运转的医疗模式,在全国创建了平均住院日最短的佳绩,成为医疗安全高效管理的标兵。麻醉科是医院安全高效运行的枢纽和重要平台,在医院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麻醉科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和外科系统的高效运转。安全管理、预警机制的实施、优化的麻醉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正是由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注重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才得以用有限的人力资源高质量地完成了繁重的医疗任务,搭建了安全高效的手术平台,并由此得到全国、北京市等各级医院的一致好评。麻醉科建立的围术期麻醉安全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地保障了手术的安全和高效平稳运行,此项目也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奖”二等奖
麻醉科不断加强科室内涵建设,通过科学化、人性化、弹性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整个手术平台安全高效的运行积极努力。缓解了科室人员长时间疲惫工作导致的各方面隐患。麻醉科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的人力及资源分配。
 
【医疗水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临床工作具有患者疾病谱广,病情复杂,手术量大的特点。麻醉科通过临床医师技能水平培训,规范化管理临床诊疗流程,全面提高麻醉科专业医师的临床经验,高年资医师能熟练处理各种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管理和抢救复苏水平,为手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脊柱畸形矫正手术、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术、心血管手术和腔镜手术麻醉,感染性休克、困难气道处理、疑难和危重患者的抢救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得到同行的认可。麻醉科学科范畴目前包括:临床麻醉、麻醉门诊、急性和慢性疼痛治疗。
在麻醉科几代人的努力拼搏和辛勤努力下,麻醉科核心组领导在重视科室文化建设的同时,积极通过与国内外同行的相互交流,向临床医疗前沿迈进。严格遵守新业务、新技术的技术准入制度,先后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麻醉科近几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有: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神经刺激器引导周围神经阻滞技术,超声引导深静脉置管和神经阻滞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FloTracPiCCO监测技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BIS麻醉深度监测、TCI工作站药物输注及围术期急性疼痛治疗的个体化多模式镇痛等,由此形成科室鲜明的技术特色。
麻醉科承担了北京大学医学部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基础医学专业、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的外科学与麻醉相关内容的理论授课和见习带教工作。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等先进方法丰富了教学手段,并总结经验撰写了《八年制医学生临床麻醉实习教学的探讨》、《模拟教学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高效运转麻醉科内的麻醉系实习医生的教学》等教学文章。麻醉科自2006年成为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08年通过评审成为北京市专科医师考核基地。自2006年起,开始接受专科医师进行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
 
【亚专业建设】
为培养专业人才,根据科室发展规划,对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亚专业分组,通过亚专业的设立,科室已培养了一批精通专业理论、技术精湛的临床麻醉专家。
 
【创新能力】
为提高手术室周转效率,麻醉科对麻醉恢复室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功能麻醉恢复室,为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麻醉科积极倡议并主导建立了手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内数据传输、经营管理及医师技术档案考核等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不断完善系统管理的基础上,麻醉科还应用可视技术开展了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器进行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多模式术后镇痛,提高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时的镇痛效果,并在国内推广应用。
专科核心技术的临床开展情况
 
1.        气道处理的可视化技术
气道处理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技术,其成败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危。目前在我科应用的气道处理技术包括喉罩、视可尼喉镜、GlideScope喉镜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等,并建立了困难气道处理车,与国际接轨。
喉罩:2005年我科首次在国内使用可视喉罩进行气道管理,目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喉罩通气在不同手术、不同体位应用的管理经验。我们还引进了可插管喉罩以及双管喉罩。目前已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文章,介绍了我们的经验。
视可尼喉镜:针对我院特殊颈椎疾病患者较多的特点,我们已经在临床上开始大量应用视可尼喉镜行辅助气管插管。目前我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均可熟练运用视可尼硬镜处理相关问题气道。
GlideScope喉镜:患有脊椎疾病的患者,有时需行多次手术,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加,插管困难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这种喉镜对我院骨科及运动医学科相关手术的困难气道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还可连接视频输出设备,方便临床教学工作。作为对可疑困难气道的常规处理方法之一,明显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提高了气道管理的质量。
纤维支气管镜:是我科最为普及的困难气道处理工具之一,主要用于困难气道处理和双腔气管导管的定位。曾对多例由于气管插管困难而放弃手术治疗的外院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顺利进行手术并安全度过围术期。
2    血液保护和节约用血技术
自体血液回收机:我科早在1997年就针对骨科手术和危重手术多的特点,根据节约用血及患者利益最大化原则而较早开展了自体血液回收技术。自体血回收量占到用血总量60%以上,大大提高了血液利用率,缓解了血源紧张,使输血更为合理。
Sonoclot分析仪和ACT检测仪:目前Sonoclot分析仪和ACT检测仪在我科心脏手术、肝移植以及急诊危重患者手术的麻醉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对全面了解患者凝血功能,明确异常出血原因,指导进一步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股神经鞘置管术后持续镇痛:
我科已广泛开展神经刺激器、B超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包括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与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镇痛,完成病例近1000例。该项技术在骨科与运动医学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在该领域已展开多项临床研究,并成功举办全国外周神经阻滞学习班,参加学员达400人,有效的带动了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
4、CT引导慢性疼痛治疗
针对本院脊柱源性慢性疼痛患者多的特点,我科积极开展慢性疼痛的CT成像下微创疼痛治疗,有效治疗了大批慢性疼痛患者。我科针对不同的慢性疼痛特点,综合诊断,强调对因治疗,探索出独特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基本能够满足目前患者的疼痛治疗需求,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围术期保温技术:
针对我院老年、小儿及危重患者多、手术创伤大、病情重及手术时间长,易因低体温导致凝血功能紊乱的现状,我们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围术期保温工作,包括应用变温毯、医用热风机和血液加温技术。在体温监测的基础上,对每个手术患者拟定相应的保温方案,大大减少了围术期与低体温相关的并发症。
6、麻醉气体监测技术:
为提高麻醉的可控性,我科在国内较早地应用了麻醉气体监测技术,并设有专人对气体监测仪进行定期维护校准。
7、麻醉深度监测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变化,手术人群中老龄人口的比例也日渐增加。为了提高临床麻醉管理水平,做到个体化用药,我科较早开展了麻醉深度监测技术。BIS监测技术是我科的核心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在骨科复杂脊柱矫形手术的术中唤醒试验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8.舒适医疗理念及无痛技术应用:
我科积极推广舒适医疗理念,在胃肠镜检查和生殖取卵及人工流产中采用静脉麻醉技术,大大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受到相关临床科室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9. 临床麻醉药理研究:
为提高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及手术能动性,实现个体化麻醉及镇痛,我科在国内率先应用响应曲面模型量化分析麻醉药物间药效学相互作用,采用NONMEN法分析国人麻醉药物的群体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特点,并加强麻醉及镇痛药物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研究。
【专科重点及特色技术临床开展情况】
1     疑难危重病例的麻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作为北京市危重疑难病例转诊中心和器官移植中心,每年接受大量危重病例,疑难种类多,数量大。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对病历分析,我们对临床麻醉具有挑战性的重症病人围术期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危重病人的诊治搭建了安全的平台。
 
2      危重症孕产妇临床麻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是北京市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中心,是危重孕产妇抢救定点机构。平均每年接收北京市各区县危重孕产妇近200例,其中包括妊娠期高血压、HELLP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等。作为诊治的关键科室,麻醉科在这些病人的抢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专门设置了产科麻醉专业组,对急危重孕产妇的病理生理、临床特点、围手术期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最新前沿进展,针对本院收治患者的特点,制定了急危重产科麻醉处理流程,极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为患者安全提供了保障,麻醉科在病理产科的抢救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麻醉经验,已在核心期刊发表数篇相关临床论著。在此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
 
3      脊柱手术患者麻醉管理优化
近十几年来,脊柱外科学发展迅速。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种类和使用方法的进展,脊柱手术的范围和种类日益增多,对于麻醉管理技术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无痛、无意识和肌松等基本要求,麻醉医师已参与到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全部过程之中。与胸、腹和颅脑手术相比,虽然脊柱外科手术对重要脏器的直接影响较小,但麻醉管理仍具有特殊性。困难气道、脊髓监测、大量失血、自体血液回输及手术的特殊体位是脊柱手术时麻醉医师常常面临的重要问题,故已引起广泛关注。对此类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地围术期管理,是本学科关注和努力的重点。我们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脊柱手术患者麻醉管理优化的临床研究)支持下,选择此类患者的麻醉管理作为起点,进行脊柱手术患者麻醉策略优化,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初步研究结果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经验和指导,对提高麻醉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药物对脊髓功能监测的影响 髓功能监测常用于脊柱矫形外科、神经外科以及大血管外科手术中,通过诱发电位的变化及时反映脊髓损伤,提醒术者及麻醉医师采用相应正确的防范和保护措施。全身麻醉药和肌松剂可能对SEPMEP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脊髓功能监测的正确解读。目前在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基金的资助下,我科已开始对脊柱手术中脊髓功能监测与麻醉药物选择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探讨最佳的麻醉配伍方案。
 
4                TEEFlowtracPiCCo等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我科引进了新型、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包括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监测仪(PiCCO)、动脉波形分析系统(FloTrac)、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提高了麻醉监测及管理水平。
 
5                困难气道的规范化处理
我院脊柱肿瘤、上颈椎疾病、高位颈脊髓损伤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病例较多,插管困难、甚至面罩通气困难的病例多,因此气道的管理技术在我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这一特点,我科根据国内外的规范和指南,结合我院病人的特点,制定了困难气道处理流程,并且将各种困难气道处理设备集成化管理,大大方便了临床应用。
 
6                术后多模式镇痛和慢性疼痛治疗开展
我科在国内较早建立了急性术后镇痛咨询服务(Acute Pain Service, APS)。根据手术特点,广泛应用自控静脉术后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以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随着术后急性疼痛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广泛开展多模式术后镇痛技术,将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急慢性疼痛的治疗中,开展了门诊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多元化疼痛治疗模式,能够完成腰丛、椎旁神经毁损、癌症疼痛晚期阶梯治疗。依据疼痛诊疗学的专业特点,专门成立疼痛处理亚专业组。在临床工作中有专人负责术后镇痛和随访、慢性疼痛的治疗,收到显著效果,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7                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的镇痛技术
目前有便携式超声机可协助完成臂丛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等。其中肩关节术后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阻滞成功率,基本满足了临床需求。
 
8                麻醉科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及其在数字化医院管理中的拓展应用
2008年始,我科根据工作需要深化了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例如,通过在麻醉信息系统上添加时间控制点,将患者在手术室内的时间精确掌控,仅此一项措施,将我院手术开台时间提前约30分,并将接台时间控制在30分钟,极大的提高了手术室利用率。同时,我们利用信息系统建立了有关麻醉患者的大型数据库,可以针对各种手术类型、患者情况以及不同麻醉方法分项获得综合统计,为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分组研究麻醉手术并发症以及制定临床麻醉指南提供指导意见。利用麻醉信息系统,我科的药物、耗材做到了信息化管理,各种报表可自动生成。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再次开发,使我科的医、教、研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科研工作】
在大力开展临床核心技术、特色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我科根据医院科室特色确立了明确的科研方向,在“外周神经阻滞”、“围术期器官功能保护”、“脊柱手术麻醉优化”、“麻醉临床药理”和“围生殖期医学与麻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3项。科研基金达35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5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2篇,编译麻醉相关专著15部,获得五项专利。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