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冠状动脉球囊、冠脉导丝、导管鞘……这些价值不菲,且关系人们生命安全的医疗器械如今也被走私分子盯上了。11月1日,南京海关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关日前查获一起北京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陈某和谭某某等人相互串通,利用国际快件,先后三百余次从美国走私进口医疗器械案,其案值高达一千一百余万元人民币。 小包裹存疑巧布网揭密 缉私人员经过跟踪调查发现,谭某经常到银行或者邮政局汇款,并且汇入不同的银行账户;而谭某的妻子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对医疗器械相关规定比较了解,且谭某的哥哥谭某某以前是国内医院的外科医生,现在和妻子定居美国。 随后,镇江海关缉私分局请示上级批准后成立了代号为“84·06”的专案组,展开了对此案的进一步深入调查。 历时4个多月,缉私人员摸清了整个案件的脉络和主要涉案人员的身份和动向,并等待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最佳时机。 恰巧,此时专案组得到情报,谭某嫂子饶某于2006年4月4日从美国回国,并于4月11日从上海返美。 机不可失,专案组果断决策,立刻派办案人员奔赴北京、上海、南京、镇江等地,在抓捕饶某的同时,展开对其他涉案人员的抓捕行动。 4月11日下午4点半左右,守候在上海浦东机场的监控人员报告,犯罪嫌疑人饶某已抵达机场。5点20左右,在机场边防检查人员的配合下,饶某被守候在机场的办案人员抓获。 与此同时,北京、南京、镇江缉私人员分别展开行动。犯罪嫌疑人陈某、杨某、谭某等一一落网,缉私警同时在上述嫌疑人住所和公司等地搜查到了大量证据资料和尚未拆封的进口医疗器械包裹。 在大量事实和证据面前,原本守口如瓶的谭某、陈某和饶某最终交代了整个作案过程。 小包裹寄来千万元医疗器械莫小看了“蚂蚁搬家”式走私 原来,为了逃避海关的检查,谭某某与陈某合谋,将医疗器械以快件邮寄礼品、样品等包裹的方法,将医疗器械从美国寄往国内,并向海关低报物品实际价格,偷逃税款。谭某某担心邮包频繁寄给一人会引起海关怀疑,便让其弟弟谭某在镇江、上海、杭州等地分别寻找不同的收件人。谭某某从美国将包裹分散寄给这些收件人。包裹寄到了国内后,谭某再分别收集并寄给北京陈某。陈某收到包裹后将货款汇给谭某。 经调查确认,该团伙先后三百余次利用快件渠道从美国走私进口心脏支架、冠状动脉球囊、冠脉导丝、导管鞘等医疗器械,价值人民币一千一百余万元,涉嫌偷逃应缴税款二百余万元。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局限性,部分医疗器械只能依赖进口。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我国进口医疗器械的金额就高达近三百亿元,我国已形成巨大的进口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有巨大市场,就有可观的利润,一些人便打起了歪主意。 目前,此案已依法移送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