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感冒药费少辄几十,多辄几百、甚至上千”,患者对看病贵意见很大;医院则大倒苦水:医疗服务赔钱,政府补贴太少,不靠卖药挣钱医院怎么生存?目前,这一困扰已久的矛盾正在江苏省社区逐步化解。解开这一矛盾之结的,是江苏省推行的社区卫生综合改革。 这项以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收支两条线”管理为核心的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扩展到全省13个省辖市的28个城区,50%以上的城区居民将因此受益。 药不养医,谁来养医呢?政府。政府根据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制订基本用药目录,医院按进价销售药品,所有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而医务人员工资、奖金由政府“买单”,严格考核后发放。 这项改革最直观的效应是通过政府补贴,减轻了患者看病负担,切实改善了民生。而其深层次的影响在于改变了“以药养医”的游戏规则,确立了社区新的医疗经营模式。政府出的钱,不仅买了医疗服务,更是“买”了一个新机制。 这是一个更有效率的机制。“以药养医”下,医院卖药的利润在30%以上。而为了保证医院的利润,每个医生都有经济指标,并与他的工资奖金挂钩,大药方也就成为必然的事。据业内人士匡算,为了这30%的利润,患者往往要付出70%甚至更多的费用。而新机制下,医生的收入只与服务人数、服务质量相连,与开1000元还是10元的处方无关,患者就不会因为大处方花冤枉钱了。这就意味着,同样数量的医疗服务,政府买单将比患者买单少花钱。从经济学上讲,这是帕累托最优的改进。 这是一个更为公平的机制。医院从政府那儿拿补贴,该给的钱给足了,不该挣的钱也切断了,确保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社区医院要生存,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服务好患者。医生挣钱多少,不是看谁开的药方大,而是比谁的医术高、医德好,能赢得更多患者的信任。 “要从解决突出矛盾入手,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协调性、改革利益的普惠性、改革措施的制度性,加快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从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对省委书记梁保华在最近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深化改革的论述有了更深刻的体认。 改革离不开财力的支持,特别是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更需要公共财政多加大投入。但加大改革的力度,并不就是简单地增加财政投入,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怎么投的方法。投得科学,“钱半功倍”,投得不科学,则“钱倍功半”。投得科学是否,关键看能否设计出一个好机制,在这个制度中,激励什么、规范什么、制约什么,都得以充分体现,并能有效引导人们的行为决策,使不同利益的群体都能按照制度设计的目标行动。 一个好机制,就是一个支点,撬动这一支点,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化改革,重要的是深化机制设计;加大改革力度,重要的是加大机制创新力度。 当然,一个好的机制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实际运行中还可能发生新的矛盾,比如怎样形成人才下得去的流动机制,人才留得住的激励机制,人才用得好的使用机制,都需要经历一个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机制一定能显示其优越性而为老百姓所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