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大医院信息中心提供的2007年该院第一季度收支分析报告显示,当季医院最大的收入来源不是药品,而是医用耗材。 近年来,为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一些地区也开始探索集中采购医用耗材。但是,集中采购出现了一些问题。继药品集中采购之后,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矛盾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据悉,2007年7月至12月间,全国各类城市和地区公布的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项目共计13个。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地区越来越多,其中多数为地级城市。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因为各种原因,在集中采购中招标方和企业发生了矛盾。像去年9月,某直辖市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正式启动。11月中上旬,网上竞价和集中议价完成后,第一批基准购入价正式向企业公布。然而,基准购入价一公布,参与投标的近200家骨科植入物企业中,有180家企业对基准购入价提交了申诉材料。尽管上述招标问题出现在局部,但也反映了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一些共性问题。 评价标准缺乏严谨性 据某家著名境内骨科植入物生产企业的人士介绍,他们参加某直辖市的招标,该市将脊柱和创伤类骨科植入物纳入招标范围。这两类产品,种类繁杂,规格型号众多。专家评标组订立的评价标准缺乏严谨性。主要问题是产品分类层次不科学。很多产品目录下,同一企业的同一产品定价不统一,不同企业的同一类产品定价偏差过大;相同产品目录内,有的因规格型号不同有不同基准价,而有的所有规格型号却是相同基准价。此外,还有产品价格倒置现象,比如相同企业相同材质的脊柱内固定连接短棒竟然比长棒还要贵。 国产与进口产品价差过大 近年来,国内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逐渐加强,产品标准逐步提高。国内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标准正逐步与国际接轨,部分企业主动申请通过了欧洲和美国的认证。多数企业的原材料均为进口采购,制造加工设备也和国外知名公司完全一样,在产品品质上和进口产品的差距明显缩小,某些产品的自主创新甚至已超越进口产品。但是,类型和功能相同的产品,排除品牌和生产成本(人力)等因素后,有的地方定价国产和进口产品价格差异巨大。例如,同一陶瓷产品多种悬殊价格:同一境外原产地制造的髋关节陶瓷球头,被冠以多种价格,原因仅为最终产品的供应方分别为合资企业、台资企业、欧洲公司或美国公司。境内企业的产品组件招标时基准购入单价被定为境外企业相同产品的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骨科产品历经数十年发展,很多企业的产品已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有些企业跃升为世界著名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其贴牌生产,某种意义上成为在中国的国际企业。但只因为是本土企业,价格就必须低于所有的国外公司, 企业认为,这实在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律。 价格降幅不符合市场实际情况 近几年,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国内企业的利润已非常微薄。有的地方集中采购的基准价总以产品历史最低价作标准,每次都以最低价再进行议价竞价,企业为保证中标勉强降价让步,终端售价在逐年竞标中一降再降,导致企业优质产品无法正常销售。尤其是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迅猛,人力成本、原材料费、设备成本等猛涨,生产成本增幅巨大。但据统计,2007年人工关节基准价在2006年某直辖市招标的基础上再降6%~8%,而2006年招标价格已接近企业损益点,再降价将给所有国产企业带来不小的打击。 评标过程应更加公开透明 另据了解,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在实施和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药品招标极为相似。 评标组的组成一直是各界关心的敏感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有关专业人士曾呼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规范医疗器械的经验,集中采购招标应该吸纳主要相关方和社会第三方代表参加招标领导组和监督组,以增加招标评标工作的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 其次,有的地区集中采购部门准备不充分,缺乏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不健全,也使招标操作不规范现象频发。 中介乱收代理服务费 目前,不采购中标产品、不按时结算货款等不履约行为,中介乱收代理服务费、暗箱操作、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据悉,实施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3年多来,部分地区的招标代理费收取违反发改委的有关规定(向委托人收取),多数变为向中标人收取,幅度从2004年的0.8%增加到2006年的 1.2%~1.5%;从按年度成交额收取发展到按品规中标即时收取,并将品规细分到几千个。 社会成本很高 招标的社会成本之高也成为参与招标各方的负担。为了参加投标,企业要准备大量书面材料,很多企业为此专门增设招标部门、增添专职员工负责此类工作。曾有一家外资企业统计,一年中参加各地大大小小的集中招标采购活动达近百个,搞得异常疲惫。医院同样需要集合各类专家,花费大批人力、物力在审核企业提供的资质证明等书面文件上。 对此,有行业管理人士推荐,借鉴药品阳光采购的经验,在省、直辖市一级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不再在地级市及以下机构招标,减轻各方压力。但目前该建议尚未得到响应。 据了解,承担高值耗材评估选型工作的是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该协会目前在全国有约850名专家,包括医学工程专家、临床专家、经济学专家等。但评估选型仅仅是推荐,并不对招标工作直接产生作用。 也有可借鉴的经验 当然,也有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像北京市由政府购买中介代理机构的服务,不需要企业或者医院缴纳中介服务费,减轻了招投标方的负担。上海市实行医疗器械额最高零售价公示制度,有效避免了招标中的不公正和不公开;四川阳光采购工作执行上网采购中标产品,根据合同内容,企业向全省所有参加上网医疗机构组织医用耗材配送,按每年每一品规(套)180元标准向乙方(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支付信息处理服务费。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便于社会、企业和医院监督,四川省药品招标采购办公室实行公示制度,将上述数据公示于四川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监督管理平台上,整个招标采购过程透明、公开,避免了暗箱操作和不合理收费,受到各界肯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