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10分钟,需要手术或住院治疗的奥运注册运动员、教练员或裁判员,可以直接搭乘急救车,从鸟巢或奥运村综合诊所出发,经由“绿色通道”直达奥运专用病区,并直接进入急救室或手术室接受救治。 昨天,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运动员定点救治基地———位于北四环樱花东街的中日友好医院的国际医疗部改造完毕正式为奥运运转后,首次揭开“面纱”,向全球媒体镜头展示北京奥运医疗保障核心区内的人性化细节和无障碍设计。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鸟巢医疗保障经理彭明强介绍,目前中日友好医院可分为三个救治区,奥运病区负责奥运注册伤员救治;国际医疗部负责普通外籍伤员救治;普通门急诊负责公众伤员救治。一旦附近的鸟巢或奥运村及周边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贯穿整个医院诊疗区建筑的走廊,可双向对驶急救车,亦可作为临时急救区,应对群伤。 运动员医疗救治基地揭开面纱,医护人员掌握多国语言 昨日,护士在奥运指定病房中向媒体介绍病房的人性化设计,墙上的医疗接口都隐藏在壁画后面。 急救室 每个都是小型ICU 突发危重伤病的运动员,以及其他奥运注册工作者,经“绿色通道”可直接被送入奥运病区急救室。这间约20平米的急救室看似布置简单,只有一大两小三张病床,以及一些表面平滑的电脑式医疗设备;一旦运转起来却“相当于一个小型的ICU(危重症监护室)”。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门诊部主任高捷介绍,急救展开时,床旁心电监护、心脏除颤、插管呼吸等所有的急救监护手段均可同时到位。实施急救的医护人员,均掌握多国语言,可直接与病患者交流,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身体救治需求。 每位住院治疗的病人都有一位护士全程陪护,根据病情,主管护士会随时在床旁增减监护仪和辅助治疗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