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医用耗材有望降价25% 不久之后,我国所有非营利性机构采购高值医用耗材的选择范围,将交由政府的“有形之手”引导。记者从卫生部相关部门获悉,2008年度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候选品种目录将在近日出炉。 这是卫生部有史以来第一次组织全国医疗机构的集中采购,涉及心脏起搏器类、电生理类、心脏介入类、周围血管介入类这4类高值医用耗材。最终,71家企业的948个产品成为成交候选产品。卫生部将把这些成交候选产品制成目录,然后提供给各家非营利医院。“原则上,非营利医院不得购买目录以外的产品,各地也不得再对目录以内的产品重新议价。”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李洪山对此表示。 医疗器械,特别是高值医用耗材,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别较大,加之名目繁多的招标中介费用,以及购销过程中的商业贿赂,使得各地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采购种类混乱,价格越招越高,许多医疗设备的购买价远超国外的购买价。进而导致医疗成本攀升,增加患者负担。李洪山说,这次集中采购的工作原则是“合理降价”,对历史原因造成的同一产品价差过大问题逐步解决。 据了解,2004年卫生部组织了8省市医疗器械的集中采购,北京市又于2006年、2007年组织了两次集中采购,3次平均降价幅度为26.51%、22.15%和5.69%。此次的集中采购是在前3次基础上的再次降价,对比国内销售最低价格和北京市2007年度集中采购价格,成交候选产品降价幅度分别是10.08%和4.47%,采购价格再创新低。李洪山估算,如果此次的价格可以顺利在全国推广,将使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25%。而且,此次集中采购实现了部分产品的全国统一采购价格,为全国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奠定了基础。不过,李洪山也强调,降价并不是政府集中采购的惟一目标,还是要维持生产商、医疗机构、患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供应商担忧旧体制回潮 “过去参加招投标的过程中,次数频繁,还要全国到处奔波,以后每年只需参加一次,就可能把产品推向全国的医疗机构。的确方便了不少,也降低了企业成本。”一位进入候选产品名单的供应商在感到轻松的同时,也表示了他的忧虑,“但完全由政府决定医院可以采购什么医械,是否会产生部分暗箱操作和不公平竞争,恐怕还要看未来的具体操作。” 如何确保医疗器械集中采购过程公开公正,是许多供应商最为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全国每年的医疗器械采购额近300亿元,卫生材料采购额为400多亿元。虽然今年5月广东疾控中心正副主任因“采购中的经济问题”遭双规,暴露出医疗用品集中采购的一些问题。但从现有的政策信息看,医疗用品采购改革模式仍倾向于体现政府主导以及非营利性质。此次全国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候选目录的酝酿出炉,也正标志着2007年7月发布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正逐步变为现实。 按照《通知》,高值医用耗材将交由卫生部集中采购;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录中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纳入省级集中采购范围;其他医疗设备和耗材,则将制定省级和地市级集中采购目录。有专家透露,计划到2010年左右,所有医疗器械都将纳入政府集中采购中。这也意味着卫生行政部门将直接掌控1.7万家公立医院和医疗器械企业的命脉。 “这是计划经济旧思维下的思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认为,“政府怎么知道全国1.7万多家公立医院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行业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国家将收回医院医疗器械采购大权的《通知》,曾经被很多业内人士看作医疗器械市场的“分水岭”。随着新政陆续实施,医疗器械行业将面临大浪淘沙般的洗牌过程。 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根据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 中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而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医疗卫生现状仍是“缺医少械”,率先解决基层缺医少械将成为新医改的发力点之一。国家高达1500亿元的公共卫生增量投入,以及政府采购优先发展自主品牌的原则,将使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基本上被飞利浦、通用电气和西门子3家垄断,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进一步压缩了民族医疗器械品牌的生存空间,唯有政府采购机制的调整才能迎来自主品牌在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崛起。”银河证券医药分析师对此表示。而长江证券分析师王茜则举例,作为国内放射影像设备领域龙头企业的万东医疗,其生产的医用X射线机,预计在未来几年卫生部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的招标工作中,至少能够获得1/3到1/4的份额,相当于4亿-5亿元的累计销售收入。 “但集中采购对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价格都有严格要求,对低价格的要求必定会导致一批企业为获得采购而进行价格战,价格战的残酷也在药品网上采购模式中有所体现,所以新政的陆续实施,必定会令一批医疗器械企业面临淘汰命运。”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国家药品监督局注册核准的医疗器械经销单位约1.2万家,而生产销售能力比较大的企业不过10%左右,大多数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还处于低水平的仿制状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