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热疗手术要求做到100%的肿瘤组织被加热到其杀伤阈值温度以上,并维持一定时间,以彻底摧毁病灶,但同时还需避免周围正常组织或器官因过热而受损伤。目前,用于肿瘤加热的典型途径主要包括微波、射频、超声及激光加热等物理手段。 但这些方法尚存在不足。比如微波由于穿透深度小,多用于浅表肿瘤治疗;射频虽然可加热深部肿瘤,但需用水冷却局部,皮下脂肪易因过热而疼痛等。同时,受传统方法自身固有的物理加热方式限制,无论体外热疗设备或介入组织内的热疗探针,它们在将热量输送到深部肿瘤的同时,均可能会因漏热而对沿途健康组织造成热损伤。 新思路突破技术瓶颈 研究者近年来从新的方法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他们设想,如果某种加热方法能做到只在靶区组织中产热,则上述难题可迎刃而解,答案最终归结到高强度热化学反应加热方式中,而其中碱金属热疗法正是此方面应运而生的崭新方法。 通过系列离体及在体动物试验,科学家证实了新方法的可行性,部分结果已发表于近期刊出的《国际热疗学报》及《微创治疗》杂志上。 碱金属热疗法是一种突破传统思路的高温热消融方法,其原理在于充分利用了目标组织内天然存在的水环境,通过微量碱金属如钠、钾或其合金的加载来产生强烈的放热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极为高效的靶向热消融目的。该方法仅需微量碱金属的引入,即可在目标部位释放出高强度热量(组织温度最高可升至200摄氏度以上)。而且,处于室温下的碱金属通过注射针推入组织之前,并不产生任何热量,也不与组织接触,因而不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热损伤。特别是碱金属热疗过程的反应产物如钠离子、钾离子均是正常生理环境下的典型组成元素,易于为组织所吸收,不会对生物体造成持续性毒性。 同时,科学家们还成功地将碱金属制成了流体制剂,这就使得采用普通注射器推送碱金属变得相当简便,且可对剂量实现精确控制。 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 在手术监测和引导方面,碱金属热疗法由于避免了电磁辐射,其温度测量和成像会变得相对简化且准确,因而更灵活。在影像引导方面,由于注入肿瘤部位的碱金属是非磁性物质,不会引起抗磁效应,因此新方法与大多数常规影像仪器如MRI、超声及CT等有很好的相容性。此外,与传统热疗法一样,碱金属热疗法也易于与放疗和化疗联合进行。 最后应强调的是,碱金属热疗法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为将该方法真正用于肿瘤临床,由此引申出的一系列基础与应用问题尚须解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