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急救系统遭遇人才断档事出有因

时间:2010-08-23 10:34:40  来源:  作者:

        缺人现象普遍存在

  一个月前,北京急救中心人事科科长刘红梅跑遍了北京的各大招聘会,并在网络、媒体及全市医疗机构发布了招聘信息。但刘红梅只收到了14份求职简历。“每年招到的人都不及计划编制的20%。一旦赶上突发情况或大型灾害事故,院前医生加班加点不说,行政及后勤人员也要大规模补充到一线支援。”吕传柱也告诉记者,前不久,海南省人民医院招聘40多名急救医生,报名者寥寥。

  据了解,按照有关规划,目前北京市“120”急救网络院前急救一线从业人员缺口约为1800人。据统计,2年来北京急救中心招聘的85名临床医学毕业生,目前留下的只有4人。而来自北京“999”急救中心的消息称,这里的人员流失率也在50%以上。据了解,除了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城市也存在急救医生缺乏现象。

  除了数量上的缺口,学历结构失衡也是急救系统面临的难题。有调查显示,北京急救中心直属机构一线医生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占56.52%,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占66.30%;一线护士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占95.76%,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占74.58%。在非直属机构,一线医生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占73.01%,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占64.32%;一线护士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占98.09%,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占85.67%。

  一位急救专家分析说,上述调查结果代表了我国急救网络的总体情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的这种人力资源构成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院前医疗急救,但相对于医院内工作人员构成来讲,院前急救一线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工作强度大待遇低

  “做急救工作实在太辛苦了。”曾经在河北省一家私人医院当过近3年急救医生的夏先生告诉记者。2年前,因为无法忍受整日的奔波,他离开了急救中心。

  “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平均每人每天出车10余次,常常一顿饭分几次吃。一个夜班平均要出13趟车,4个黄金周全中心急救人员加班8000多个小时。”北京急救中心一位急救医生说。

  记者从该中心人员今年4月的奖金明细表中见到,60名医护人员中,收入最高者为2924元,最低者为847元;从奖金分布来看,收入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者最多,有40人,2000元以上的约有15人。以当月奖金收入2894元的刘医生为例,他当月出车共123次,其中有效车51次、夜班车46次、无效车26次。按每车次不同时段的出车费用计算,应发奖金1618元,加上风险补贴、电话费、全勤奖等共150元及其他奖励后,当月奖金实发2894元。除奖金外,根据职称不同,每人每月基本工资也不等,中级职称者的基本工资在1800元左右。

  刘红梅说,北京急救中心每年人均收入为6万元左右,与社区医生相当,而劳动强度和危险程度却远高于社区,因此有些急救医生跳槽去了社区。

  “考虑到急救医生的辛苦,中心在二次分配时已将奖金向急救医生倾斜了,即每名医生的奖金收入是其他人员的1.5倍。”北京急救中心财务科科长曾红表示,该中心因属于准全额拨款单位,大部分资金支持来源于政府拨款,约占总收入的80%,而院前急救部分的收入仅为20%。中心每年都会根据当年的运营情况,将下一年度的收支预算表上呈政府,政府在严格考核审批后,进行定额拨款。“但就像一锅饭,总量是有限的。”

  吕传柱说,海口市急救中心共有180多人,缺编80人,医生月平均工资很难超过2000元。武汉市“120”急救中心靠出租房屋补贴医生的工资待遇。

  缺少院前急救职称系列

  吕传柱说,看着当年的同班同学已经成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而自己却一直从事“搬运工”的工作,这是医学生不愿当急救医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急救尚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因此从事急救专业的医生在进行专业评定和职称晋升时,需要挂靠到诸如麻醉、呼吸、普外等专业中。这对个人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很少有人愿到急救车上当大夫。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急救人员中,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不足20%。来自全国300多个城市‘120’急救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急救人员没有专门的职称晋升系列是限制整个系统发展的主要瓶颈。”一位急救专家分析。

  北京急救中心年龄最大的一名急救医生已50多岁,仍每天跟车进行院前急救,“就是盼着晋升副高职称”。

  “整天忙着出车,学习总结的时间也没有。而且,患者家属反感医生多问,导致急救医生积累资料困难,写论文都没有一手材料。”年轻急救医生刘伟说。

  刘红梅说,职称评定分共分5个等级——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通常从事10年左右急救工作的人员才能考到主治医师。

  评职称不仅在待遇上有所区别,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因为没有评级体系,多数急救医生只能参加全科、内科医生的职称考试及评定。但因实际操作与部分考试内容脱节,急救医生在工作之余还要另外学习,无疑增加了难度。

  年轻人看着前车之鉴,不能不为自己的前程忧心,所以更加重了急救人才的断档。

  据了解,这类问题已经引起卫生部的高度重视,并组织专家论证急救医生职称系列问题。“目前院前急救医护职称系列调研初稿已经形成,估计年内就会有结果。这是我们所有从事急救工作的人盼望已久的事情。”吕传柱说。
 

                                                   文章来自:健康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