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美国FDA下属研究机构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宣称用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发现的新生物标记物——转甲状腺素蛋白、载脂蛋白A、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联合传统的肿瘤标记物CA125,将使早期卵巢癌的检测敏感性达到100%,特异性为95%,阳性预测值为94%。而将相同样品用CA125法进行检测,其阳性预测值仅为35%。但其100%的敏感性当时引起了很大质疑,在人们看来,“百发百中”地查出早期卵巢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及大样本临床试验的推进,人们发现这个新的肿瘤标记物组合确实具备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阳性预测值等特性,是一项非常个体化的新检测方式,于是很快被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 2001年《科学》杂志作出预测,认为在疾病开发和早期诊断领域,蛋白指纹图谱技术使临床医生能够自己开发出诊断试剂盒及新药(90%药物靶点都是蛋白质),并将成为蛋白质组学重要领域——医学诊断领域的技术平台。 事实上,蛋白指纹图谱检测在早期肿瘤诊断中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生物标记物检测。其对于早期肿瘤“蛛丝马迹”的洞悉甚至比“早期肿瘤克星”PET还要早好几个数量级。当肿瘤细胞的数量倍增到几百个时,蛋白指纹图谱就有可能发现;而PET则需要肿瘤组织倍增到3~5毫米直径大小,细胞数量约几百万个时才可能察觉。因此,称蛋白指纹图谱技术为生物标记物领域中的PET,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蛋白指纹图谱作为早期定性手段,还无法进行定位,需要与PET相结合才能成为“黄金搭档”。几年前,美国国立肿瘤研究院(NCI)主席Andrew von Eschenbach就宣告,美国将用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对肿瘤早期定性和PET对肿瘤早期定位相结合等手段对肿瘤做出极早期诊断,使肿瘤在2015年成为非致死性疾病。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蛋白指纹图谱技术也越来越重视,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临床医学检测新技术专家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相继成立,并逐步掌握了多项检测专利和核心技术。尽管还面临检测标准尚需进一步均一化、临床病例仍待广泛积累、医生了解程度亟须提高等瓶颈问题,但未来蛋白指纹图谱技术终将成为继20世纪初的心电图谱技术、20世纪末的基因指纹图谱技术之后的又一代革命性新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