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德国科学家12月28日称,他们发现了与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的致病机理,并找到了预防这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上。 与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是一种可引发急性肺水肿的严重输血并发症,大约毎5000例输血会发生1例,致死率为6%到9%,且与性别、年龄、种族、疾病或药物等均无对应关系。输血后产生急性肺损伤的风险比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或丙肝病毒的风险还要高若干倍。 在此次的研究中,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和德国红十字会西部输血服务部的科学家首次确认了人体白血球上一种未知的血型蛋白。为了弄清这一血型蛋白的结构,科学家耗费3年的时间,使用了大量的白血球,以危险抗体来捕捉可能的目标分子结构,最后从少量的蛋白质中确定了具体的氨基酸,并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数据,找到了相应的基因,从而揭开了引发这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的真正原因。 科学家表示,在给病人输血时,如果供血者血液中含有HNS-3a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通常会与受血者的这种血型蛋白结合,引起白血球聚集粘连,阻塞肺部的微血管,进而导致急性肺损伤。但这种抗体对携带者本身无害,只有在通过输血转移至他人体内时才可能有危险。 研究的主导者之一、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的安德烈亚斯·格赖纳赫教授表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大量生产此种血型蛋白,并利用基于这种血型蛋白的验血法排查出哪些供血者的血液中含有HNS-3a特异性抗体,从而预防因输血造成的急性肺损伤。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