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催眠行业渐趋火热 盲目催眠难治病易致病

时间:2010-08-23 10:37:03  来源:  作者:

 核心提示

  花几百元,体验一次“催眠术”,用以释放压力、改善睡眠、调节情绪,并缓解亚健康状况。这种神秘而另类的减压方式在郑州悄然火热,不少时尚人士已经“尝鲜”。

  催眠术真的像宣传中的那么神奇吗?经调查,记者发现,当催眠术开始“火热”时,种种与催眠有关的新现象与新问题也纷至沓来。

  在此,律师及专家提醒,鉴于催眠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接受催眠的消费者也要注重维权。 

  另类消费

  “拔高”成绩学生求助催眠疗法

  “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学生信奉的“真理”,但近日,一名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却四处寻找专业的催眠师,希望通过催眠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的同学把催眠疗法说得很神,孩子这段时间也满脑子在想找个催眠师,一下子把自己的成绩提上去。”该学生的家长李先生说,孩子今年参加中考,平时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上,每天压力非常大。“前几天孩子说,班里有同学已经接受了催眠疗法,据说效果很好,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他也特别希望能有这样的治疗解除疲乏,提高考试成绩。”

  这名家长说,自己本来也不信通过催眠能提高成绩,但通过咨询医生和查询网络,发现“催眠能提高成绩”并不是凭空而来,不少说法都表示,运用催眠来调节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缓解精神压力,是可以使孩子学习效率成倍增长的。

  记者体验

  催眠疗法并非对所有人“灵验”

  催眠术真有那么神吗?昨天上午,记者与同事来到郑州西郊的一家催眠治疗室,亲自体验了一次催眠。

  催眠在一间安静舒适的普通工作室里进行。为记者催眠的是催眠师孙先生。“现在你的全身都感觉很轻松……你的身体从头到脚已完全放松……现在平举你的双手,你想象双手像磁铁一样,越靠越近,越来越近……”催眠师的声音低沉又轻柔,混合着大自然的音乐漂浮在记者的周围。记者好像身体不受自己控制一样按照催眠师的指令做起相应的动作。几分钟后,催眠师说,“三,二,一,放松”,随后该记者应声而倒。

  一同前来的另两名记者也分别接受了催眠,但并没有像第一位记者那样被催眠师“牵”着走,意识仍然清醒。

  对于这种现象,该催眠师说很正常,因为催眠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哪些人不容易被催眠呢?“相对来说,男人不容易被催眠。”据该催眠师解释,这是因为男人的控制欲比较强,而催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要被别人控制。另外,对于催眠过度恐惧和紧张的人,或是不愿意尝试体验了解、对深层沟通有成见的人也不易被催眠,不愿意打开自己的心、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人,或者说太执著、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都不太容易被催眠。

  市场透析

  催眠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采访时了解到,当前的催眠服务行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中既有专职的催眠师,也有业余爱好者,同时也不乏招摇撞骗甚至心怀鬼胎者。

  记者从紫荆山路一家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了解到,去年在他们学校报名学习催眠术的有200多人。在郑州,像这样的职业培训学校大概有三四家,这样算来,每年大概有600~800人学习催眠术,其中的一些人,在拿到结业证后,便自己选择一个场所后,“开张营业”了。

  目前,通过百度能查询到的郑州催眠治疗室至少有15家。一般催眠,私人诊所的均价每小时300元左右,价格因为催眠师的名望不同而浮动,而在正规公立医院里,因为有省物价局审批,相同的诊疗项目最高的69元/小时。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精神卫生专业主任医师胡雄介绍,根据国家规定,只有三类人可以做催眠治疗:一是医院里面的精神卫生专业医生、拿到相应资格证的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这些人如果要开治疗室对外营业,还必须获得相应部门的审批。

  专家提醒

  盲目催眠难以“治病”反易“致病”

  走访发现,催眠治疗术趋热,一些催眠治疗光盘也开始走俏,还有部分市民从网上下载各种催眠治疗术。部分人确实存有心理问题,如失眠、焦虑等,但一些年轻人则纯粹出于好奇。

  对于这种做法,胡雄很不赞同,“盲目被催眠不仅不会‘治病’反而会‘致病’。”胡雄说,催眠治疗法对催眠对象的要求很高,首先,他必须非常信任催眠师,他还必须是一个暗示性很强的人。更重要的是,每一种心理疾病虽然表现相同,但背景不同,这需要催眠师在掌握发病的真正原因后适当引导,否则,乱用催眠术不仅不会治病反而会导致病情加重。胡雄特意强调,催眠术只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而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有400多种,他从业28年,接触了无数的心理疾病患者,而真正适合做催眠术的只占10%~20%。

  律师说法

  接受催眠签订协议注重维权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催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法律还没有相应的约束和预防办法。

  “被催眠时,如果对方套问我的商业秘密怎么办?”采访中,不少市民提出类似担忧。对此,郑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徐苏提醒,消费者要选择具有专业技术和素质的催眠师,要重视催眠师的职业道德及行业内的监督等。“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异性之间进行催眠是要有第三者在场的。”

  为避免引起争执,徐苏建议,在正规的心理机构进行中度催眠时,要签协议。在协议上,拟定本人是否同意催眠、催眠目的、达到的程度及催眠结果等,越慎重越好。

  对于目前郑州市场上尚不是很规范的催眠行业,胡雄呼吁,政府应该出面,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此行业进行规范监管。(大河报 记者 李晓敏 王灿 实习生 张玉鑫 陈峥嵘 配图) 

 
 
 
                                                                             文章来源: 大河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