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医政司官员认为,从两年前率先挺进震中映秀,到这次留守西宁救治重症,广东医疗队的“从冲到守”,恰恰反映了“中国式救援”的理性进步。 从汶川地震到玉树救援,南方日报记者两次跟随广东医疗队深入灾区,见证了中国灾难医学救援的蹒跚起步。有急救专家指出,中国的灾难医学“只有框架,没有体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坦言,广东至今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救灾医学队伍。
■在灾区紧急救援中,来自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医院专家反倒不如有的煤矿医院医生管用
■第三军医大创伤外科王正国院士说,由于对震后特殊伤情缺乏认识和经验不足,发生了多例解救后早期死亡
■有急救专家指出,中国的灾难医学“只有框架,没有体系”,广东至今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救灾医学队伍
广东医疗队的遗憾
周东曾经有些郁闷。第一个挺进汶川地震震中映秀的广东医疗队,这次被要求留在西宁,“指导当地医生抢救重症伤员”。 周东和26名队员,是4月15日清早7点40分从广州飞往西宁的。 中午抵达西宁机场时,他们准备马上冲进玉树灾区。但很快一头冷水浇下:卫生部将医疗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挺进灾区的年轻救援人员,另一类是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由于广东是第一支到达青海的专家组,所以被要求留下,“指导当地医生抢救重症伤员”。 尽管有些不甘心,广东医生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分成3组进驻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和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周东曾经有些郁闷。2004年他参加印度洋海啸救援,奋战泰国灾区载誉而归;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的同事参加广东医疗队,第一个挺进震中映秀,“废墟上的蓝马甲”扬名全国。而这次,穿着“广东卫生应急”蓝马甲的他,很想继续这份光荣。 但他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 带队的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冯宏祥介绍,截止4月21日,广东医生已诊治伤员3988人次,做手术36台,抢救伤员重症46名。不少专家受到高原病困扰,每天边吃药边看病,经常抢救玉树灾区空运来的伤员至深夜一两点。58岁的“广东脊柱外科第一刀”、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三院院长金大地教授自从17日急赴西宁增援以来,4天里已经做了22台手术,创造了一个惊人的救援记录。 “留守西宁,这是一种理智的选择。”金大地表示,汶川地震救援的困难在地理环境,玉树救援的困难在气候环境。汶川山河破碎,道路很难打通,转运伤员很难,所以只能派大批医生进入;但这次救援,玉树机场当天下午已经紧急抢修,可以空运伤员。另外,玉树没水没电,不利于医疗救治,所以把重伤员简单处理后,空运转到西宁、兰州等附近城市的大医院救治,更加合理务实。 “大家现在真正理解了,这儿才是我们发挥最大作用的最好地方,完全符合此次抗震救灾的医疗救援方案。再不用为上不了玉树而懊恼和遗憾。我们能够来到这儿,就已经足够了,已经表达了广东人民的深情厚意,把去玉树的请战书作为珍藏吧!”周东在日记中写道。 他开始释然了。为博藏族小女孩一笑,他甚至童心大发,巧手用橡胶手套做成笑脸玩具。 周东觉得,这种“小儿科的游戏”,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卫生部的调整
“一窝蜂抢上去,不利于灾区有效救援。”卫生部拟订了医疗队分片包干、对口支援的工作方案,各医疗队对口支援当地一家定点医院。 “与汶川、海地、智利等地震相比,这次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开展抗震救灾,是最难的一次救援。”正在灾区的卫生部副部长尹力说,远离大城市医疗支援,加上高原反应,为抗震救灾增加了超出预期的难度。 对大部分救援人员来说,高原反应是他们遇到的最大拦路虎。高海拔、高寒气候,许多救援人员刚到玉树就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头晕、胸闷、呕吐,甚至发烧。 “一窝蜂抢上去,不利于灾区有效救援。”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4月14日晚,据卫生部前方工作组初步评估,地震灾区有较多重伤员需尽快转出,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卫生部先期协调青海省卫生厅在西宁市的各大医院预留2000张床位,并要求相关省区做好床位储备,准备接收重症伤员。对在西宁实施救援的北京、天津、广东等9省(市)的1056名医疗队员进行调整,拟订了医疗队分片包干、对口支援的工作方案,各医疗队对口支援当地一家定点医院。 截至4月20日8点,各定点医院共接收地震伤员2381人,其中青海西宁1498人、海南州32人、格尔木181人,陕西西安96人,甘肃兰州215人,西藏昌都18人,四川341人,收治在51所医院中。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地震伤员集中收治在综合实力强的三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和部队医院,对地震伤员逐一进行精细化、个体化的病情评估、会诊和治疗。“这样更有利于提高重症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地震伤员医疗救治第一阶段工作顺利完成。目前,灾区医疗救治工作逐步由紧急救援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转变。”邓海华说。
杨博士的心愿 “中国的灾难医学特别是战地外科,太缺失了。我们的大医院专家都习惯了在医院无菌病房里做手术,来到瓦砾废墟里,就往往束手无策。” 在玉树结古寺的半山上,挂着“广东狮子会”旗帜的4个蓝色帐篷特别显眼。 帐篷里,44岁的杨德威正在诊病。一天看了70多个病人,做了8个手术,主要是眼科和骨折的。13岁的小卓玛眼睛化脓、差点失明,他重新拆线处理,第二天就消肿了。 这个香港人,拥有“神奇”的四个学位头衔———动物医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博士,分子病毒学及中西医临床博士后,还是一个制琴高手。他组织了一个民间慈善医疗救援团队,参与过印尼海啸、汶川地震等救援行动,却非常低调。 魁梧结实的杨博士,对待所有的病人都很温柔,随身携带了大量的外科手术工具以及进口止痛药。“很简单”、“没问题”是他的口头禅,即便是面对脚部严重砸伤、血肉模糊的病人。手术后用一块巴掌大的纱绵捂在伤口上,一二十分钟后,伤口奇迹般地结痂了。 他的遗憾是,中国的灾难医学特别是战地外科,太缺失了。“我们的大医院专家都习惯了在医院无菌病房里做手术,来到瓦砾废墟里,就往往束手无策。”为此,他悄悄地在香港和广州培训了一批青年医生志愿者,“可以在很差的环境下独立手术。”这需要特别的器械,还有严格的训练。 “灾难医学在我国还只是蹒跚起步。”金大地感慨地说,国家前些年对此太不重视了。 比如,在灾区紧急救援中,来自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医院的专家反倒不如有的煤矿医院医生管用。这些以矿难救援为特点的队伍出发时带着行军锅、发电机,带粮带油,甚至带简易手术床,到了现场安营扎寨,迅速发挥了医疗救援的作用。而习惯于护士分诊、病人排队医疗模式的大医院医生们,表现出“水土不服”。此外,一些医生没有经过训练,没掌握最为关键的捡伤分类技术,往往是谁喊疼,谁先被抬上飞机。而真正的重伤员,比如不及时转运很快就会死亡的肝脾破裂伤员是不会出声的,却被留了下来。 谈到抗震救灾医学救援的教训,第三军医大创伤外科王正国院士举例说:一是对特殊伤情缺乏认识和经验不足,发生了多例解救后早期死亡,可能与被压肢体或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有关,引起低血容量休克、高钾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毒素快速入血等所致;二是搜救现场缺乏必要的急救设备和器械,对于现场搜救出的颅脑伤伤员未能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造成了部分伤员在获救后的0.5—1小时死亡;三是在卫生条件简陋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手术、盲目穿刺、盲目插管,导致感染发生率高。 他强调,灾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医疗队迅速奔赴灾区,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彼此在沟通和协调上的不畅,造成救援效能不能最大化。现场挽救生命的力量要突前,但包括众多知名专家在内的大量专科救治力量集中到震区中心的做法值得商榷,如果将这些力量安置在具备专科诊治条件的医院,则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廖新波的问号
“这几年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我们要未雨绸缪。比如,广东很快进入汛期,如果有洪灾,我们有没有一支熟悉水性的医疗队,有没有足够的冲锋舟?” 这次没能再带队上震区,廖新波有些失望。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他带领广东医疗队111人挺进震中映秀,“杀猪厅长”扬名全国。 当时从灾区回来,廖新波曾雄心勃勃地跟随行的南方日报记者聊起他对救灾体系设计的宏图壮志。 两年过去了,“我们有了进步,但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廖新波叹了一口气。 他认为,这次空运伤员到西宁集中救治,是一种进步。而对于广东医疗队来说,从物资准备到人员组织,都比汶川有进步。当时在映秀,医疗队食物短缺,10人分吃一根香蕉、廖厅长动手杀猪,才成为经典故事。如今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但是,广东至今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灾难医学救援队伍。”廖新波一字一顿地说。 从汶川到玉树救援,广东医疗队都是临时从广州各大医院的骨科、普外科、护理等专科抽调人手的,平时没有针对救灾有专业训练。另外,从器械装备上,广东缺乏系统设计配置。比如,没有针对高原反应等缺氧环境的供氧车,又如保障通讯的海事卫星电话数量还很少。 “我想做点事,但没有专项资金。”廖新波希望能组建“平战结合”的一支专业医疗救灾队伍。可以从各大医院抽调各个专科的年轻骨干,每隔三个月训练一次,不仅针对地震,还有海啸、洪灾、核泄漏等各种公共卫生事件。还要建立专门的物资储备。这样一旦有紧急任务,才能拉得出,打得赢。 “这几年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我们要未雨绸缪。比如,广东很快进入汛期,如果有洪灾,我们有没有一支熟悉水性的医疗队,有没有足够的冲锋舟?”廖新波有些沉重地问。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陈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