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房于患者
医院行政人员全部搬入板房
民生意义:床位增加200张,患者基本不用住过道
尽管市一医院从春熙路迁至高新区仅两年多时间,但快速的发展已让医院的病房难以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记者昨天在该院的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等科室看到,由于床位紧缺,部分住院病人不得不暂时安置在过道里,病人因此要在寒冷的天气里忍耐穿廊而过的寒风。“医院目前使用的一期工程最初设定的500张床位远远不够,陆续增加了236张,使住院床位达到736张,然而还是不够用。”为了腾出空间作病房,内分泌科搬到过道里办公,将办公室改病房。
然而,与床位不够、患者住院难相对应的是,医院4层楼的行政办公大楼每间宽敞大套,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院长顾兴平告诉记者,这种不对称的现象不仅让患者不满意,也将阻碍医院的发展。因此在春节前,该院便开始在院内空地修建板房,准备用最短的时间将办公楼全部腾出来改装成住院楼,“‘宁愿办公在板房,不让患者住过道’,这一提法得到了全院职工的支持。”从上周四开始,医院行政陆续搬家,截至昨天,该院行政全部完成搬迁,而住院楼的装修已经启动,“4层楼的住院楼将作为第二住院大楼,在5月1日前全部投入使用,届时将增加200张床位,患者基本上可以不住过道了。”
商场化管理
发展不好的科室床位要被浓缩
民生意义:灵活调整各科室床位数,为患者降低费用
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医院对即将启用的第二住院大楼的大致分配:呼吸内科现有100张床位,但病人多,远不够用,因此要增加100张;神经外科原有床位仅20张,也远不够用,同样要增加一倍,另外消化科、内分泌科、血液风湿免疫科等重点科室也将增加床位。院长顾兴平告诉记者,在这次公立医院改革中,医院将打破原来各科室对床位“排排坐,吃果果”的均衡方式,而采用商场管理的模式。商场的管理就是把好口岸、大场所让给生意好、服务好的品牌经营者,医院同样可以这样,把床位向优势强的、患者多的科室倾斜,发展不好、病人少的科室,其床位将被浓缩,若其发展起来后可作调整。“借用商场化管理,灵活调整各科室床位数,可以促使各个科室想方设法去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去改善医疗服务,认真去为患者降低费用,只有做到技术好、服务好、费用低,才能让患者满意,才能吸引来更多患者,故而才能拥有更多床位。”
入出院合并
工作人员将脱掉白大褂换上职业装
民生意义:办事效率将大大提高,患者将不再多点排队
对广大患者来说,入院处和出院处是再熟悉不过的两个机构,因为住院和出院时需要到这两个地方办理手续。然而,长期以来两个窗口的分离,给患者带来的是诸多的不便。患者家属赵伯生告诉记者,他的老伴因患呼吸道疾病,一年至少要住两次院,“上午9点以后入院病人多,要排长队,而那时出院处的工作人员闲得慌;病人下午出院的多,出院处又要排长队,入院处的人又闲着。这不是造成浪费么?”除了忙闲不均造成资源浪费外,市一医院顾兴平院长告诉记者,入院处属于护理部门管,而出院处又属于财务科管,不同的管理部门还经常导致一些扯皮现象发生,另外,与住院患者密切相关的医保办又在另外一个地方,患者盖个医保章还得爬楼,非常不便。经过上周的试运行后,从今天开始,该院将正式把入院处和出院处以及医保办全部集中到一个窗口办公,入院、出院和办医保手续在同一个地方完成,免去了患者的奔波之苦,同时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顾兴平告诉记者,该院已与银行合作,在入出院窗口安装排号系统,“患者来办入出院手续时,像到银行办理业务一样,先取一张排号小票,排号系统将自动提示。”另外,该院还将对这个窗口的服务人员全部换装,“窗口人员将脱掉白大褂,换上职业装,这意味着患者在这里将享受到更专业更细致的服务。”
绩效薪酬考核
患者满意度比重由5%提升到30%
民生意义:新的考核方式将让患者一进医院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全方位服务
今年是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效率提升年”,顾兴平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效率,该院将从今天开始正式实施全新的绩效薪酬考核制度。在这项制度中,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5%提升到30%,也就是说,医务人员薪酬总额的30%将由患者决定,“原来由于患者满意度在薪酬中占的比例小,一些医务人员往往忽视服务态度,现在不行了,患者对医生的态度不好,那他的工资将大受影响。”如何来测定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程度呢?顾兴平说,他们专门印制了表格,在一个月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患者调查,如果说院内患者怕得罪医生不敢表达真实感受的话,那么接下来还有对患者的院外回访调查,“这些调查要通过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平衡积分卡’管理方式进行评分,换算成患者满意率,再折算成比例工资。”
顾兴平院长告诉记者,在新的绩效考核中,该院还创新地考核患者回头率,“一个患者、特别是慢病患者,如果来一次后不再来了,那说明医务人员的服务不够好,或者医疗技术没有让他们满意,一个医生回头患者多,说明服务好、技术受患者认可,他们的薪酬理应高。”除此之外,该院的绩效薪酬考核还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向高风险、高强度、高质量、高技术的临床一线人员倾斜,以此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患者来说,新的考核方式将让他们一进医院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全方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