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中医走进澳大利亚普通医院主流医学体系

时间:2010-08-23 10:45:09  来源:  作者:
     缘起

  澳药管局错评中药

  “红花保卫战”打响

  成立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是当地中药界多年的梦想,而联合会的成立却是因为“形势所迫”。

  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成立于今年1月29日。成立中药行业联合会是当地中药界多年的梦想,而联合会的最终成立却是因为“形势所迫”。事件的起因是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引发的“红花事件”。

  红花是一味常用中药,有很好的活血化淤功效,也广泛用于食品和保健品。2009年9月初,澳大利亚药管局向有关中药进口商发出一封信,要把所有含红花成分的中成药召回,原因是药管局下属的传统药评估委员会对中药红花做了评估,认定红花不安全。药管局准备将其风险级别从“低级”升为“高级”,而按澳大利亚药品管理法律,列册药品由低风险升为高风险,就要从药品名册上剔除,不可继续使用。

  接到信之后,当地中药行业一大批有识之士认为,应该马上采取联合行动,与澳药管局对话,一场“红花保卫战”打响了。当年9月16日,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目前已担任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会长的马安阳等业界人士来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强烈要求澳药管局对红花重新评估,同时要求药管局听取中药行业的意见。

  “申冤”成功 初战告捷

  接着,中药界又请专家、学者撰写了对红花的研究报告,并联合行业力量起草了一份“红花立场书”。与此同时,北京同仁堂总部也给予大力支持,立即提供了中国红花研究的大量资料。马安阳等中药界人士把所有资料都提交给澳药管局,为红花“申冤”。经过据理力争,药管局致函说,召回红花的工作将推迟到2010年2月底。

  在此情况下,澳大利亚中药界人士加紧筹备,抢在2月底之前成立了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这样就能以整个行业的力量、以合法机构的名义应对“红花事件”的挑战。在联合会的不懈努力下,澳药管局决定将传统药评估委员会对红花的评估打回重审。至此,一场“红花保卫战”初战告捷。

  规模

  悉尼喜见同仁堂

  近两成澳人看过中医

  在澳大利亚悉尼繁华的唐人街里,餐馆、药店、礼品店招牌林立,其中有一块牌子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享誉华人世界的“北京同仁堂”。

  来到店内一看,药柜齐整、医师坐堂,看病的看病、抓药的抓药,仿佛真的置身北京的同仁堂,而就诊者不同的肤色,却诉说着这个异国同仁堂显而易见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开始看中医、吃中药。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曾经在澳全国作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7.9%的澳大利亚人接受过中医治疗。

  澳大利亚全国现有中医师、中医针灸师、中医药剂师约4500人,他们为中医、中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2005年7月和2008年1月,北京同仁堂集团澳大利亚分公司先后建立了同仁堂悉尼分店和布里斯班分店。

  问题

  避免中医西医化

  中医精髓不可丢

  中医、中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是否就此一帆风顺了呢?日前,在悉尼参加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首届理事就职典礼上,该会会长马安阳和医学理事席林奇恩表示,中药是中医师治病的武器。要使中医在澳大利亚顺利发展,走进当地主体医学系统,首先要很好地保护中药。

  在多数欧美国家,中药仅被列为食品补充剂。不过,有着多元文化传统的澳大利亚显示了包容性与超前性,将中医药列为辅助医学,或补充医学。

  2002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为1111名中医师、中医针灸师、中医药剂师注册,不但承认中医为医学,而且在2005年允许中医进入各大医院,像西医一样正式为病人提供服务,这在西方国家并不多见。

  澳大利亚全国中医药协会会长关滨和澳中医学会会长韦国庆告诉记者,2012年的中医注册是一件大好事,但困难犹存。他们说,由于认知局限,现在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对中医的研究方向和学术论点都很西医化。中医从业人员应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更应深入探索中医本身的特性。澳中医界面临的问题是,在注册时怎样把中医、中药的精髓和特殊性体现出来,不能让西医主导中医注册,中医现代化不能变成中医西医化。(《人民日报》)

  未来

  各国政府接纳

  中医将成趋势

  据新华社电 澳大利亚全国对中医进行注册,将对欧美各国产生积极影响。据报道,加拿大国会得知澳大利亚要进行中医注册后,也在讨论是否要仿效澳大利亚。看来,中医走进西方主流医学体系已见曙光。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针灸被更多国家认可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对此,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处官员张小瑞指出,目前不少国家已开始将中医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虽然在初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张小瑞说,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中医等传统医学兴起的热潮,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层面的日益重视。

  对于将中医纳入各国医保体系,张小瑞认为,这一进程才刚刚开始,遇到一些困难不足为奇。以瑞士为例,该国曾将中医纳入医疗保险范畴,但几年后该国对此进行的评估由于方法有偏差,得出了比较负面的结果。政府于是决定将中医从医保体系中取消,但此举遇到民众反对。迫于民意,瑞士政府开始重新考虑如何立法将中医纳入医保体系。

  “老百姓相信传统医学,就会有效推动政府接纳中医,这是未来的一种必然趋势,需要各国真正地面对”,张小瑞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