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差别化对待公立医院破解按病种收费难题

时间:2010-11-18 10:10:31  来源:  作者:

今年内,湖北省部分医疗机构将试行按病种收费,患者届时去治疗颈椎病、直肠癌等50种疾病,将有封顶价。(11月12日《武汉晚报》)

按病种收费当下已经在国内不少地方开始试点施行,也引起了公众及媒体高度的关注。那么,按病种收费这项医改新政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有什么好处?对此,卫生部部长陈竺打过一个浅显易懂又非常形象的比方:单病种收费犹如顾客在下馆子吃饭时,点菜前先给厨师定下100元的消费额,让厨师在这个额度以下想办法做出符合要求的几菜几汤来。虽然这未必能让顾客吃得很好,但是至少能管饱。

在这项医改新政的决策者看来,公立医院施行按病种收费,要求医生严格执行相关的临床诊疗路径,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医疗总费用,对防治过度医疗甚至医疗欺诈亦不失为一剂对症良药。然而,这项医改新政施行情况却令人感到不那么乐观。尽管国内很多地方早已经试点过这种收费方式,但是因为阻力甚大,至今依然未能广泛有效地推广。

对此,有论者认为,按病种收费的推行施行困难原因在于:政府对公立医院监管不力,公立医院执行收费标准过程中往往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套;医患双方在医疗知识上处于严重不对称地位,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在重重的阻力下,该项新政要么在实施过程中变形走样,要么中途夭折。笔者以为,按病种收费推广困难虽然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而且这些困难并非无法克服。

首先,按病种收费、临床诊疗路径、基本药物制度等医改新规定对不同级别的公立医院造成的影响并不一样。对于那些长年门庭若市、病人多得看不过来的大医院,这类规定无疑将明显降低医院的总收入,大型公立医院对这类的政策态度可想而知。但是,对于那些门可罗雀、备受患者冷遇的中小医院,这类规范诊疗、用药、收费的新规定的施行却有可能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从而赢得患者的信赖,将患者从拥挤的大医院分流过来。因此,政府可以优先考虑先在中小医院施行这类医改新规定,并且及时增加对广大中小公立医院以及社区、基层医院的投入。

其次,按病种收费等医改新规虽然将明显降低患者单次就医产生的费用,并不意味着医院的收入将大幅的下降、医生的收入就必然会减少。在当下国内医疗保障覆盖逐渐扩大、报销水平不断提高的利好情况下,按病种收费这种较为规范、合理的收费标准将可以让更多的患者放下对医疗费用虚高,轻易不到医院就医的心理负担,更多地走进医院就医。患者就医的人次增多必然会给医院增加更多的医疗服务收入。这对医院及患者其实是良性互动的双赢结果。

当然,按病种收费制度的推广仅仅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差别化对待各级公立医院还是远远不够的。按病种收费制度和其他诸如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等医改新政一样,要取得实效,各级政府切实增加对公共医疗的投入,及时落实对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补偿当是必要的前提条件。此外,卫生管理部门对公立医院实行科学而规范的监管亦不可少。诸如尽快完善对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考评,将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与医务人员的收入挂钩,并以此为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的主要依据等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