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在国务院医改办、卫生部等有关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三年来,北京市重点从解决“群众看不起病、社区看不了病、大医院看不上病”三个问题入手,全面落实国家部署和北京市确定的260项医改任务,提高了就医服务效率,减轻了患者个人负担,促进了群众身体健康。医改取得六项阶段性成果。
一是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三年全市医疗卫生总投入489.07亿元,每年分别增长12.71%、14.2%和20.13%,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已达到6.54%。
二是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人群全覆盖,三类基本医保参保(合)率平均在96%以上,全部实现了门诊和住院统筹。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从70%提高到85%以上。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均达到70%左右;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从17万元、7万元增加到30万元、17万元,“困难群众看不起病”问题得到缓解。
三是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三年来,针对大医院“看病难”问题,积极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全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现了“三提高、三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表扬增多、护士责任感提升,患者投诉降低、自聘护士比例降低、不良事件数量降低)。推行预约挂号、无假日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分级就医,大医院就诊能力提高了25%。在医改释放了医疗服务需求、全市年诊疗人次增长接近30%的情况下,顶住了大医院“看病难”进一步增强的压力。
四是群众个人就医负担显著下降。通过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医疗行为等多措并举,市属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10年以来首次下降,次均门诊费用3年来首次下降,城乡个人就医负担比例较三年前平均下降20%以上,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五是首都医药卫生管理改革实现突破。成立了首医委(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探索推进首都医药卫生资源属地化管理。成立了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在“管办分开”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市医院管理局行使对市属22家大医院的主办职责,市卫生局按照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的要求,管规划、管准入、管标准、管监督执法。
六是首都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实现了五个转移。其一,医疗卫生管理理念向预防转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全部常住人口,在全面完成国家4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新增11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约为67元,在全国第一个制定实施《健康北京人———全面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其二,就诊人群向社区转移。基层就诊人次比例从5%提高到42%。其三,医疗资源配置向郊区转移。推动北大第一医院等10家医院新院区外迁郊区建设,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南城和远郊区县转移。其四,医疗卫生投入向加大政府投入与鼓励社会资本并重转移。社会办医疗机构已占到医疗机构总数的49%,多元化办医新格局正在形成。其五,医院管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医院制度转移。在门头沟区医院开展了“政府购买服务,医院重组重构”(ROT)改革试点,探索了新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广安门中医院托管大兴区中医院,东直门中医院与通州中医院“一院两区、管办分开”。推进公立医院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同时,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深化。近年来,北京市通过管理与改革一起抓,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抓好二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同时,探索22家三级大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三方面创新。2011年成立市医管局,实现了三级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在基础管理、科学运行、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积极变化,平均住院天数、次均费用、院内感染率持续下降,服务质量、管理效率和群众满意度逐步上升。
4月11日,《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已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将在部分试点医院探索“医药分开”,取消15%的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建立医事服务费,切断医院收入与药品销售的利益关系,合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引导患者分级就诊。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建立法人治理运行机制,实行院内理事会制度、院长负责制和监事会制度,推行医院职工合同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探索灵活的用人机制。二是建立财政补偿调控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6项投入政策,实行财政补偿与服务量和绩效考核挂钩。探索按病种定价和公立医院供应链管理新模式。三是建立医疗保险调节机制,经过几年的探索,去年已经在部分三级医院试行了医保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分组付费机制改革。另外,继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建立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合作的区域医疗共同体,打造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