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坚守!生命的力证

时间:2014-06-23 08:39:47  来源:  作者:

专家图片副本.jpg

我国传统麻醉历史悠久,从最早的全麻汤剂麻沸散到神奇的针灸镇痛、麻醉技术的发展,每一步都记载着中国古代麻醉的辉煌历史。而现代麻醉学则起源于19世纪早期。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正式将麻醉科确定为临床二级学科。然而,直到近20余年来,中国麻醉才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麻醉学科的快速进步对现代手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以往许多难以耐受麻醉的危重患者现在都能够安全完成手术治疗。

麻醉学科的快速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的机会。但随着麻醉业务量的急速膨胀与麻醉科人员编制的严重不足,使得这两者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上海市的麻醉科医师总数大约在2,000余人左右,而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15万人,也即每百万人仅配备1.2位麻醉科医师。与欧美每万人至少2.4个麻醉科医师的标准来说,相差甚远。上海是医疗发达城市,尚且还有近一半的缺口,可想而知,全国的麻醉科医师的缺口更加大。我国共需要至少超过3035万的麻醉科医师,而目前却只有近10万麻醉科医师,不足需求的1/3。麻醉科医师的数量与其他手术科室,比如骨科的几十万名医生相比,是非常少的,这一结果令人震惊。这个配备标准不仅远低于内外科,也低于医务人员严重短缺的儿科。

麻醉科医师数量的严重不足、患者数量的急剧增加、疾病谱改变导致病种越来越多、手术风险越来越高、患者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患者并发症越来越多;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麻醉医师依然要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台手术,尽心地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麻醉科医师的工作量及工作时间。根据上海十家三级医院的数据统计显示,十家医院共376名麻醉医师,全年手术约249,000台,平均每人每年需要处理662台手术。在很多三甲医院,一位麻醉科医生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已是很平常的事。很多主治医师要负责23个手术间,其间,吃饭、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按分钟来算。相对正常工作,更难以忍受的是长时间夜班,在某些医院,连续24小时、48小时加班、值班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个夜班往往会有连续10台以上的急诊手术,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严重影响了麻醉科医师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不断有年轻麻醉科医师因过度劳累而猝死的报道,令人不胜唏嘘。

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一位麻醉医生突发脑溢血倒在手术室,到今年3月江阴市人民医院年仅38岁的麻醉科医生经过一夜手术后,凌晨猝死在工作岗位上,这样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仅2014年上半年全国就有三位麻醉科医师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岗位上。

然而,我们的麻醉科医师,没有退缩,依然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上。用他们的毅力,用他们的勇气,用三倍的力量,守护着患者的生命!

在今日在第三届东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大会(OCAP2014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秘书长、上海市麻醉学会主任委员、“第三届东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大会”主席俞卫锋教授指出:“在现在麻醉科医师紧缺的情况下,我们麻醉科医师更要自律,用我们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度,满意度以及理解”。同时,俞卫锋教授还特别指出“鉴于现实情况,麻醉科医师的收入相对还比较低,工作环境也不容乐观,但对麻醉科医师而言,却不能因为这些现实问题而使自己变得太过现实,还是需要有更高的学术追求,对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医德水平要有更高的规范和要求。”

为帮助广大麻醉科医师提高学术水平,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委员会将于今日,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东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大会(OCAP 2014)”。本次大会是上海市医学会东方系列品牌会议之一,每年一次召开的涵盖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的综合性国际学术会议。OCAP 2014将邀请WFSAASAESA、亚太、港澳台地区及CSACAA等国际国内著名麻醉学术组织的领导及多名两院院士等著名学者到会做大会主题演讲,并保留历届会议特色的麻醉药理论坛、小儿麻醉论坛、妇产麻醉论坛、心胸麻醉论坛、神经外科麻醉论坛、气道管理论坛、重症医学论坛及疼痛论坛等8个分论坛以及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青年科研基金评审、青年人才出国选拔等专场。希望通过举办这一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领域的学术会议,力争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领域内的医师打造一个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争鸣的平台,逐步成为地区和国际间有影响力的学术盛会。

自现代麻醉学进入中国开始至今,正是由于有许许多多麻醉科医师牢牢地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上,麻醉学科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正因为这一代代麻醉科医师的坚守,我们的患者才能享受天伦之乐,才能够更好的享受生活。

 

坚守!生命的力证!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