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业天地 > 病例报告

术中输液致菌血症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时间:2010-08-24 10:46:10  来源:  作者: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acteremic Shock during Infusion: A Case Report<?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熊贤俊 副主任医师
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医院麻醉科, 襄樊441004
Xian-jun  Xio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Xiangfan Hospital, Dong Feng Automobile Company, Xiangfan 441004, China

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出现血压下降(90/60 mmHg-60/40 mmHg), 心率增快(86次/分-160次/分),麻黄素15 mg 静脉注射(iv),血压升高不明显,即用多巴胺5 g•kg-1•min-1静脉泵入,血压波动在120-65/80-40 mmHg,并出现室性早搏,心率160次/分左右,美托洛尔0.25 mg iv,心率减慢不明显;地塞米松15 mg iv。立即将正在输入的海麦素(血代)和5%糖盐更换为乳酸钠林格氏液,并保存送检;同时抽静脉血送检。查血常规:Hb 67g/L, RBC 3.1×1012/L,WBC 1.2×109/L,HCT 0.213,PLT 113×109/L。输浓缩红细胞2单位。术后4小时内体温上升到40.3oC,血压心率波动(BP 105-90/75-60 mmHg,HR 111-90次/分),物理降温,多巴胺4μg•kg-1•min-1、间羟胺2μg•kg-1•min-1泵入,尿量达1000 ml,低渗尿(198 mOsm/L),尿检PRO+++,RBC+++,ERY+++。从术中输入的液体血代和5%糖盐中查出“聚团肠杆菌”,血培养无细菌生长。后续治疗:①联合使用抗菌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纳(泰能)和环丙沙星;②使用血管活性药多巴胺和间羟胺;③补液量为上1小时的出量是下1小时的入量;④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⑤用丙种球蛋白;⑥其它辅助治疗包括静脉营养、输血小板、凝血因子和止血芳酸、维生素 k1。术后第2天出现心肌、肝酶轻度升高,血乳酸升高;血压95-90/60-55 mmHg,  心率86-67次/分,停用间羟胺;多巴胺2-4 g•kg-1•min-1泵入,根据药敏调整抗菌素;术后第4天,生命体征平稳,停多巴胺,尿量9160 ml/日;术后第6天,尿常规正常,尿量3460 ml/日,血常规Hb 107g/L,RBC 3.76×1012/L,WBC 5.7×109/L,HCT 0.283,PLT 176×109/L,体温37 oC,减少抗菌素用量;术后第12天,尿常规、肾功能、血清酶检查正常,尿量1600 ml/日,停所有药物治疗。观察2天出院。
讨 论
  输液引起的菌血症要以预防为主。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药品管理和无菌操作,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非常重要。本例患者在手术中没有明显的出血及手术干扰时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伴室性早搏,低血压不易纠正,需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即高度怀疑输入的液体存在问题,马上更换了液体及输液的管路,封存液体并将液体进行相关的检查。结果在输入的液体中发现大量的细菌。可见心血管系统的剧烈变化为细菌毒素所致。在没有药敏试验的情况下立即使用强效、广谱抗菌素,后根据药敏试验进行调整。
  在其它治疗方面,首先要积极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和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保护重要脏器,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增加机体抵抗力,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高营养;加强监护,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简介:熊贤俊,男,副主任医师,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医院麻醉科主任。1984年毕业于郧阳医学院医疗系,已发表论文11篇。联系电话:0710-3392636(o);E-mail: x880818@sina.com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