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讨论 麻醉期间诱发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虽不多见,但哮喘一旦发作,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危及生命。麻醉手术期间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气管插管不当(如浅麻醉下气管插管、拔管、刺激气管粘膜、气管插管过深刺激气管隆突等)、麻醉深度不够、药物选择不当、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过广、寒冷刺激、输血等。本文例1考虑可能麻醉苏醒期麻醉变浅后气管导管刺激引起。例2考虑由于局麻药物地卡因引起。手术前麻醉会诊时对于伴有哮喘患者,术前要仔细询问哮喘发作、治疗史及治疗效果如何。术前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以便估计病情和作相应的术前准备。实行规范化围手术期治疗,由于糖皮质激素发挥呼吸道局部效应需一段时间,所以预防性给药尤为重要,术前可常规给予外用激素喷鼻、泼尼松0.5~1.0mg/(kg·d)晨起空腹顿服3天,术中及术后2天给适量激素,无须减量即可停药。 哮喘患者麻醉用药原则上应尽量选择不引起组胺释放或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药物。吸入麻醉药均有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被推荐用于哮喘患者的全身麻醉中;异丙酚有气道保护作用,可抑制麻醉诱导和插管引起的支气管收缩;氯胺酮在哮喘持续状态及支气管痉挛治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大部分非去极化肌松药用于哮喘患者是安全的,卡肌宁有组胺释放作用,临床应该慎用;吗啡、硫喷妥钠有组胺释放作用,应慎用;快速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激惹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易哮喘急性发作;地卡因可以诱发哮喘急性发作;β受体阻滞剂如拉贝洛尔也可引起哮喘发作,应慎用;新斯的明应增加呼吸道分泌物,也可能诱发哮喘。故术中要加强麻醉管理,注意药物应用,维持一定麻醉深度,减少刺激。 哮喘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应将预防放在首位。应用抗胆碱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和拮抗迷走神经张力;有过敏性体质者使用抗组胺药;术前可应用地西泮或咪唑安定等缓解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和精神抑郁;在气管插管前麻醉要适度加深,全麻诱导前即刻可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应避免气管导管插入过深;正确选择全麻药物;吸痰及拔管时保持一定麻醉深度,也可持续静脉滴注利多卡因下拔管;避免浅麻醉诱发哮喘发作;未控制的哮喘或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不应安排择期手术。 麻醉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多是速发性哮喘反应,首先是正确快速的诊断,去除诱因,其次是加压给氧,避免缺氧;抢救哮喘急性发作的最有效的给药途径就是经气管导管给予速效β2受体兴奋剂如沙丁胺醇喷雾吸入。这类药物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通常在数分钟内起效,疗效可维持数小时。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100~200mg静脉注射,但激素的抗炎治疗并不能立即减轻症状;伴低血压者给予麻黄碱,紧急时肾上腺素0.1mg静脉注射;酌情慎用氨茶碱,治疗剂量氨茶碱对气道平滑肌舒张作用很弱,对急性哮喘作用慢,不推荐和B受体激动药同时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必要时可分次小剂量(每次<50mg,总量250mg)。 综上所述,对哮喘患者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充分了解心肺等全身情况,规范围手术期治疗,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尽量避免致敏因素刺激,做好哮喘急性发作的抢救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