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为妇科常见急腹症,因病情发展快,常导致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施行宫外孕手术麻醉122例,由于麻醉选择适当,手术及时,无1例死亡,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全组122例,年龄20~44岁。入院时大多数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其中重症休克11例(9%),收缩压低于90mmHg者67例(55%),收缩压高于90mmHg者44例(36%)。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97例(80%),局麻加硬膜外阻滞麻醉14例(11%),局麻加静脉麻醉9例(7.4%),全麻2例(1.6%)。 二、选择及处理 患者入手术室后立即开辟二条通畅的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同时面罩吸氧,常规监测BP、ECG、SaO2。在快速输液下,一般情况尚可,收缩压高于90mmHg者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穿刺成功后,分次小量注入1.6%利多卡因与0.2%丁卡因混合液(均含1:20万肾上腺素)6~18ml,阻滞平面控制在T6以下。凡收缩压低于90mmHg者,先硬膜外备管,平卧后血压未下降,则注入局麻药3~5ml,视阻滞平面及血量酌情追加。如初次注药后,血压下降至80mmHg以下,先在局麻下手术,待出血控制、血压回升,再酌情向硬膜外注药5~7min,收缩压仍未上升到80mmHg以上,则立即在局麻下开腹止血,待休克改善,不能耐受局麻随时辅用氯胺酮完成手术。重症休克伴有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则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麻醉方式及用药见表1。术中发生呕吐13例。 分类 | 硬膜外 | 静脉麻醉 | 局麻 | 药物 | 利多卡因 | 氨胺酮 | 哌替啶 | 普鲁卡因 | | +丁卡因 | | | | 总量 | 6~18ml | 50~150mg | 30~100mg | 1g | 浓度 | 1.6%利多卡+0.2%丁卡因 | 1~3mg/kg | 0.6~2mg/kg | 1% | 讨论 宫外孕病人主要表现未失血性休克,循环血量相对或绝对减少,因而麻醉前必须抓紧时间补充血容量,稳定血压,对病人安全渡过麻醉手术极为重要。对病情轻、血压无明显下降者,宜边补液边麻醉,对血压有明显下降者宜先快速大量补液,血压回升后再行麻醉,而对血压下降显著,休克体征明显者,经快速补液血压回升不理想,应立即在局麻下开腹止血。切忌在未进行扩容措施的情况下盲目实行麻醉,以免造成循环进一步的抑制。必要时可开放2~3条静脉,同时注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由于休克时外周静脉萎陷,使穿刺困难,本组对此类病人,采用18G静脉套管针作颈外静脉紧急穿刺置管,快速输血补液,均获成功。此法简便,在急诊室即可进行,对重症休克则做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这样既能解决输液又利于测定中心静脉压等抢救措施的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