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胃镜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规手术,良好的麻醉对提高手术效果十分重要。我院近几年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收到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食管异物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2~61岁。患者均无心血管系统严重并发症。异物为禽骨11例,鱼骨9例,肉骨3例,硬币3例,枣核2例,肉块1例,塑料瓶盖1例。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监测BP,HR,SPO2。常规吸氧,并作好气管插管准备。待手术医师准备好后,由麻醉医师静脉注射丙泊酚,速度为50mg/10s。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灭,呼吸平稳后即可进行手术。手术完毕,待患者清醒后,询问患者有无知晓,有无头晕,嗜睡,困倦。观察5~10mim送入病房。 结果:手术时间2~15min,丙泊酚用量80~200mg不等,维持麻醉深度于Kamsay评估达3~4级。BP、HR、SPO2均较平稳(表1)。本组术中及术后患者BP稍有波动,且为一过性,但大约数仍在正常范围,未经特别处理,手术后迅速恢复至术前水平。HR无明显改变,个别患者可轻度增快。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清醒后,均说手术中无不适,不能回忆手术的过程。有少数患者清醒后有轻微困倦,头晕感。 表1 术前、中、后BP、HR、SPO2变化(±S) 组 别 | 术 前 | 术 中 | 术 后 | SBP(mmng) | 113±11 | 110±16 | 109±14 | DBP(mmng) | 68±11 | 65±12 | 65±10 | HR(次/分) | 77±15 | 79±12 | 73±11 | SPO2(%) | 99.12±0.56 | 95.75±1.35 | 98.45±1.45 | 讨论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食管异物取出术,过去多采用强化表面麻醉,甚至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连行,当操作时间较长时,患者有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屏气,呛咳,甚至躁动,影响操作。患者都不愿意接受。丙泊酚是速效,短效和苏醒快的静脉麻醉药,是近年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作用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恢复平稳,苏醒迅速且完全,尤其适用于门诊短小手术麻醉和内镜无痛检查。丙泊酚应用于食管异物取出术我们的体会:(1)患者无痛苦与不适感觉,避免了手术操作带来的痛苦和因此造成的机体应激反应。(2)麻醉医师必须和手术医师密切配合。麻醉深度一般需要稳定,不呛咳,不躁动,无须深麻醉。要做到手术完毕,患者已基本清醒。手术后要留院密切观察,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方能离院,以防发生意外。(3)丙泊酚对循环和呼吸均有抑制作用,可引起BP下降心率减慢,其机理与丙泊酚降低外周阻力,直接心肌抑制及对心血管神经反射抑制作用有关,增加了心肺疾病的发病风险;尤其老年患者,易导致呼吸暂停和SPO2下降。因此,用药剂量和推注速度必须个体化,体会:备好必要的应急措施,抢救药品及物品,包括气管插管的准备。密切监测BP、HR、SPO2的变化。要注意胃镜操作对气管的压迫。(4)应填写麻醉知情同意书,由患者或家属签字,并做好麻醉记录。(5)对于不合作的患儿;有尖锐异物如假牙、钉子,异物停留时间较长尤其伴有并发症者;高龄伴有心血管疾病症者均以气管插管全麻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