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业天地 > 病例报告

高血压病人急症手术的麻醉处理

时间:2010-08-24 10:47:00  来源:  作者:

 

    总结我院2003年2月至2007年2月243例Ⅲ级高血压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243例高血压病人行急症手术,年龄45~88岁,男128例,女115例,术前血压180~220/100~120mmHg,ASAⅡ-Ⅳ级。243例中,合并冠心病者13例,糖尿病33例,慢支肺气肿52例,有脑梗塞病史32例。中下肢及下腹部手术选择硬膜外麻醉或连硬+全麻,上腹、胸、头部手术选择全麻。①麻醉前予杜冷丁50mg肌注,压宁定12.5mg静注。②硬膜外麻醉选用2%利多卡因,根据手术要求分次小剂量加药达相应阻滞平面,术中常规辅用氟芬合剂充分镇静;③全麻以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6ug/kg、异丙酚1~2mg.kg、维库溴铵0.1mg/kg缓慢诱导,充分表麻后艾司洛尔30mg再行气管插管。术中采用异丙酚微量泵输注+异氟醚持续吸入,芬太尼、维库溴铵间断给药维持麻醉;麻醉后,采用连硬者行足背动脉穿刺,全麻者行桡动脉穿刺测压。④麻醉全程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及SpO2,辅用艾司洛尔、硝酸甘油、麻黄碱等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血压下降幅度不超过原水平的20%为准;做到充分镇痛、镇静,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给予心肌保护和降糖治疗。⑤拔管前予利多卡因1mg/kg、艾司洛尔0.5mg/kg避免在过浅的麻醉下拔管。

2  结果

    术中出现室早者12例,心动过速者7例,予利多卡因、艾司洛尔,并尽量去除病因,全组未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术中血压平稳,麻醉良好。术后随访死于脑外伤5例,感染2例,余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高血压病人麻醉手术的危险性在于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程度和是否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存病及其程度。因此,麻醉医师应在麻醉前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患者与高血压相关的症状和并发症以及服用高压药史及其剂量和疗效,检查血生化、血糖、血脂、电解质、心电图以及是否存在心、脑、肾等主要脏器合并症。

    麻醉前应予充分镇静、镇痛并适度降压,避免因紧张或疼痛刺激血压进一步升高而发生意外;术中控制血压平稳,结合良好的麻醉处理,手术麻醉危险性可显著降低。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对循环影响最小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硬膜外麻醉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首选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局麻药宜选用对心脏毒性较小的,不加用肾上腺素,分次小剂量给药达手术要求平面即可。降压应待阻滞平面固定后再根据血压水平酌情辅用降压药,切忌为了急于降压在麻醉平面未固定时即加用降压药导致双重降压而发生严重低血压。下腹部手术可选用硬膜外加全麻联合麻醉;而胸外科、神经外科和极危重病人抢救手术则应选用全麻为佳。施行全麻时诱导期是麻醉的关键,全麻诱导应强调平稳、缓慢、充分,插管前辅以表麻并加用艾司洛尔,可减少插管的不良反应。全麻药物的选用并无一定之规,目前也尚无完全理想的适用于高血压病人的全麻药。笔者推荐以咪唑安定、异而酚、芬太尼、异氟醚、维库溴铵配伍应用。此组合不仅对心血管影响较轻,同时有利于降压。

术中控制血流动力学平稳,避免血压骤升骤降既是高血压病人麻醉管理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高血压病人血管的顺应性下降,血压易受麻醉和手术操作等外界因素影响,故麻醉医师应根据不同类种手术要和术中操作步骤适时调整麻醉深浅。其次应常规行有创动脉测压,既便于及时行血气、生化、电解压监测;又能观察病人的血压瞬间变化,以指导调整麻醉深浅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血压。再者,此类病人对低血压耐受性极差,故降压药宜小剂量分次给药,有条件者用微泵以每分钟每公斤体重精确用药为佳。术中不宜强求控制血压正常,以避免过渡降压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笔者的体会是:基础血压高于200/110mmHg者,控制血压在180/100mmHg左右为宜;基础血压在200/110mmHg以下者,降至160/90mmHg左右为佳。苏醒时,宜早期拔管并及时镇痛、镇静避免因疼痛、燥动诱发高血压。此外,重视补充有效血容量和尿量监测,根据血生化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都是决定病人安全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