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业天地 > 病例报告

局麻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致面神经麻痹1例

时间:2010-08-24 10:47:07  来源:  作者: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2岁。因右耳内疼痛伴有分泌物10天,于2006年5月20日就诊于我科,既往健康,无中耳乳突炎病史。曾于外院以“急性中耳炎”静点抗生素治疗,症状无缓解。查体见右外耳道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清除脓汁后于外耳道骨部见白色物质栓塞,鼓膜窥不见。CT检查提示:中耳及乳突结构正常。诊断为外耳道胆脂瘤。先于无麻下试取,因疼痛较剧烈改为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注射液于右外耳道骨与软骨部交界四壁各注射0.3~0.4 ml,局部浸润及阻滞麻醉耳颞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麻醉生效后,彻底干净地取出外耳道胆脂瘤及其囊袋,见外耳道后下壁骨质轻度破坏。过程中患者述右面颊部麻木感。检查见患者口角向左偏斜,鼓腮漏气,右眼不能闭合。无明显腺体分泌及味觉异常。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0%甘露醇250 ml立即快速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三磷酸腺苷80 mg,辅酶A 100 u,地塞米松10 mg,立即静点。静点过程中,面神经麻痹出现约1 h后,症状略缓解,后渐恢复,2 h后患者自述无面颊部麻木感,检查口角无偏斜,鼓腮正常,右眼睑闭合正常。继续应用营养神经及抗生素药物治疗1周,间断清洗右外耳道,1周后检查右外耳道后下壁已恢复,干耳,无面神经麻痹。随诊一年无胆脂瘤再生及面神经麻痹发生。

        2 讨论

        原发于外耳道骨部的含胆固醇结晶的脱落上皮团块称外耳道胆脂瘤(EACC),临床上常见,是以疼痛、间歇性耳漏,骨性外耳道扩大和骨质破坏为其特征的外耳道疾患。治疗上强调干净彻底地清除胆脂瘤及其囊袋、变性组织和坏死骨组织的重要原则[1]。面神经出脑桥后全长分6段,其中乳突段(又称垂直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面神经管先天性骨管缺损最常见于卵圆窗后上,偶可见于匙突或膝状神经节外侧,气化良好的颞骨中少见[2]。本例病例,严格执行了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原则。应为EACC破坏了外耳道后下壁骨质,且于面神经乳突段出现了面神经管先天性骨管缺裂,致局麻药物注射后,延迟渗入面神经骨管,从而引起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例病例提示:面神经乳突段先天性骨管缺裂未见系统统计及报道,但应存在。局麻下治疗EACC时应充分考虑到面神经麻痹的可能性,向患者做出明确说明并签预定书;面神经麻痹发生后,立即应用脱水剂及神经营养剂,可使面神经麻痹发生逆转。

【参考文献】
        1 刘小如.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17):792-793.

        2 王斌全.耳鼻咽喉-头颈应用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2-215.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