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业天地 > 经验交流

气温骤降冻疮高峰来临男童双耳冻伤溃烂

时间:2010-08-24 10:23:12  来源:  作者:

          气温骤降 男童被冻得双耳溃烂

  用开水烫手烫脚消除冻疮的做法反而会导致病情恶化

  医学指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华教授

  连日来,气温急速降低,导致冻疮高峰来临。记者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了解到,这几天冻疮患儿直线上升,不少发生严重感染,冻疮开始糜烂。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

  昨日上午,4岁的洋洋(化名)被妈妈紧急送进儿童医院皮肤科,他双耳廓红肿,耳垂溃烂,还流着黄色液体。

  “怎么当家长的哟,冻疮都严重感染了。”医生不时训责洋洋的妈妈,为何不给孩子及时保暖。由于洋洋的耳朵感染十分严重,普通防冻疮药物根本难以治愈,必须使用抗菌药物。

  洋洋称,四五天前,他双耳发热瘙痒,随后红肿。由于瘙痒难忍,他不时用手挠得皮破血流,双耳外廓很快溃烂。

  记者在皮肤科看见,类似患儿并不少。家住李家沱的儿童黄明明,双手手背和十个指头全部红肿溃烂,医生只得用纱布将他双手包裹。

  “患儿一天比一天多,冻疮高峰已来临。”皮肤科王华主任告诉记者,由于气候骤变,人体皮肤还不能有效适应,导致冻疮高发。

  王主任解释称,冻疮与低气温和潮湿密切相关。人体皮肤一旦遭受低气温侵袭,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特别是面颊、耳朵、手脚等暴露部位,极易出现冻疮。

  记者:冻疮好发于哪些部位?

  王华: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足趾、足缘、足跟和耳廓等处。冻疮一旦发生,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

  记者:哪些人群最易长冻疮?

  王华: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儿童的皮肤组织脆弱,在恶劣的气候里最易受损;女性的血液循环容易不畅通;老人是因为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减弱,这为生冻疮打下“基础”。

  记者:我市为何是冻疮高发区?有哪些治疗误区?

  王华:这几天主要是气候突变,加上与干燥的北方相比,重庆室内保暖措施较差,再有就是气候潮湿,三大因素导致冻疮高发。比如:脚长时间在潮湿的鞋里,根本不能发热,血液循环太差。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开水烫冻疮的方法最不可取。高温下,血管急速扩张,离开后,血管又会急速紧缩,反而易恶化冻疮。此外,不少人爱将空调开到最高温度,人体一旦离开高温环境进入冷空气环境,也很容易生冻疮。

  记者:冻疮有哪些新的发病趋向?

  王华:不少女性追求时尚美丽,“美丽冻人”,爱穿单薄的紧身衣服,臀部、大腿等部位一旦被“绑”紧,阻止皮肤组织血液循环,就易导致大腿和臀部大面积红肿。

  教你做局部按摩

  王华教授称,临床表明,局部按摩是预防冻疮最好的方法:

  ①手按摩: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这样反复相互共摩擦15~20次。

  ②脚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脚心相对,左手按右脚心,右手按左脚心,两手同时用力,反复按摩15~20次。

  ③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两手紧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右大腿根,共擦15~20次。

  ④臂按摩:右手掌紧按左手臂里边,然后用力沿内侧向上擦到肩膀,再翻过肩膀,由臂外侧向下擦至左手手背,这样为1次,共做15~20次。

  小贴士

  教你五个小偏方

  1.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在60克白酒中浸泡,再加樟脑3克摇匀,可擦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2.生姜60克,捣碎,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擦拭冻疮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3.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4.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5.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

  五个方面来预防

  王教授提醒,防止长冻疮,要加强日常体育锻炼,如走路、爬山、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搓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另外,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预防。

  1.注意营养,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

  2.注意全身及局部的保暖和干燥。

  3.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

  4.及时治疗慢性贫血及其他消耗性疾病。

  5.入冬之前到医院,用红外线照射以前患冻疮的部位,隔10~20天一次。

                    文章来源:重庆晚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