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使我尝到了不少“甜头”。很多病人把我视为知己,无所顾忌地向我袒露内心的隐痛和私密。受到病人信赖,无疑是一种荣幸。在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之后,患者感激的言语、由衷的敬意也是一种慰藉。接触的病人多了,务农者、为官者、执教者、经商者、未谙世事者皆有所遇。医生置身于社会大网络中,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职业,善解人意、富于同情心是医生的职业素质之一。遇有病人因病致郁,或因郁致病脾气乖戾,医生只能给予理解、同情和劝慰,而自己却常常得不到理解,在生理上心理上意志力上存在着超压的状况。生理上,医护人员是体力与心力付出很大的群体;心理上医护人员要有同情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同时每天还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记很多东西,作出决策,心理上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出现疲乏感、厌倦、力不从心、淡漠激惹、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等症状;意志力上,医生要有坚定的职业操守,执著的敬业精神,为了跟上医学的发展步伐,还得不断学习。因此,医生要对智能体能“充电”,还得进行情感宣泄。否则,这些压力加在一起,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内在压力加上患者不理解,医生的艰辛可想而知。一次,在抢救一个危重病人时,为了宽慰悲泣的家属,使其配合治疗,医生作出了好心的承诺,结果抢救失败,病人家属竟把医生出于同情心的承诺,当做扯皮和索价的把柄。 许多诚心的医治却得不到理解。一个患重病的农民因交不起押金而面临绝境,医生必须在救死扶伤与看病交钱的规定之间作出选择。医生的良心和职责使我决然收下病人住院,和护士一同把垂危的生命从死神手中拯救出来。我庆幸啊,同时也告慰自己同情心未曾泯灭,可患者欠的医药费却至今没有着落。 今天医患关系的紧张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氛围下,社会公众的眼里往往只有病痛的患者和涕泪交流的家属,却没有忙碌得满头大汗的医生。在“感动中国”这个节目里,当我看到主持人充满深情地介绍医生时,我的眼里充满泪水,特别想哭,想大哭一场。 医生是个崇高的职业,它维系着人的生命与健康。为此,我必须恪守医生的道德和良心,用颤抖的双手拨动自己绷紧的心弦,来奏响生命的回春曲。
文章来自:《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