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您所在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51年就已经成立了麻醉科,经过52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综合实力很强的现代化科室, 并担负着多层次人员的教学和继续教育任务,能给我们谈谈目前继续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吗? 答: 从1951年医院麻醉科创立以来,经过谢荣教授等几代医师的不懈努力,科室培养了大批麻醉专业医生。1989年卫生部确定麻醉科是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后,我院麻醉学科的发展跨入了新的阶段。麻醉科医师的继续教育最早是由谢荣教授创始的,目前包括的内容有:医学生麻醉学授课、见习和实习,住院医师培养。受卫生部委托举办了全国麻醉科进修医师学习班22期,以及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刊:截止目前,全国各地的ICU科室设置都没有统一的模式,普遍存在专科ICU和综合ICU并存的现状。在这个方面,北京第一医院采用了什么做法?有什么有益的经验或教训么? 答: 现代麻醉学科的建立应该包括临床麻醉以及重症医学、疼痛医学等内容。而ICU作为一门新兴的跨专业学科,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ICU的前身是麻醉术后恢复室,它与麻醉学的发展呈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现在外科SICU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有多种模式,有的隶属于麻醉科,有的隶属于外科,不少的是一个独立的科室,北京几家比较大的医院做法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协和医院和人民医院,他们的外科ICU都是独立的,我院的外科ICU由麻醉科创立,至今仍隶属于麻醉科,我们打算进一步整顿和加强,把我院的外科SICU搞得更好。麻醉科医师对外科病人呼吸和循环的处理有丰富的经验,但还需要学习抗感染和营养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胜任外科ICU的工作,这样就非常有利于麻醉科医师的更全面成长。 本刊:您曾到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很多国家留学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国外的麻醉学在很多方面比我们发展得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您和英国皇家研究生院的教授共同培养过博士生,您觉得中国和英国的麻醉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差异? 答:我国的麻醉学整体水平(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医院)和国外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主要差距是如下几个方面,1、必须的配备,比如麻醉机、监护仪(心电、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等基本的设施,国外的医院是麻醉必备设备,在我们国家就不行了,很多医院并不都有,小医院的情况就更差了。2、麻醉科医生的培养,差距更大。国外的麻醉科医生要经过4~5年住院医师专业培训,,其中包括几次的笔试和口试,才能够取得麻醉专科医师资格,从事临床麻醉。我国在主要医学院校现在已经有了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对临床麻醉有了基本要求,但对住院医师没有系统的授课,全国更多的麻醉科医师根本没有接受过麻醉专科住院医师培训。英国的麻醉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非常严格,所研究麻醉领域的课题较深,并要求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必须在世界上核心杂志发表3篇以上论文,并且答辩通过后才可以毕业,获得学位。我国目前对临床博士生的培养,与德国的模式较相似,以临床麻醉为主,完成论文,通过答辩后毕业获得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