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对话论坛

治病救人,教书育人--访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所长、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因明

时间:2010-08-24 11:46:34  来源:  作者:

  本刊: 曾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担任江苏省麻醉委员会主任委员以来,地方学会活动组织得越来越丰富, 气氛也非常活跃,您能介绍一下地区学会建设的经验和思路吗?
  
曾教授:自担任江苏省麻醉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以来,已有三年时间。我希望自己在任期间能为江苏省麻醉学科的发展做些事情。学会是学术团体,其主要宗旨应是开展学术交流,发扬学术民主,创造互相学习的学术氛围。学会要与质控及教育互相连动,以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科发展。学会工作有些思路和经验,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 团结是学会工作的基础。江苏省麻醉专科分会被评为江苏省先进专科分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个敬业、进取、精诚团结的班子,大家既能畅所欲言,又能尽心尽力。
  其次,质量是学术会议的生命线。我们追求的是能让参会代表有更多的收获、真正的提高。主要的探索有:能否把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进行有机的结合;具体做法是按专题分会场,采用“四合一”模式即“知识更新讲座(CME)、论文报告、讨论与小结”。通过几次会议的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积极吸引厂商参会兼顾减轻厂商负担。不追求经济利益,注重专题会议的学术内涵。

  本刊: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科目前是全省乃至全国麻醉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您认为徐州医学院成就今天的地位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曾教授: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科的建设起步于70年代末,经过了25年锲而不舍的努力,艰苦奋斗,才能有今天的成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也非瞬间能成。这25年中,我深深体会到,在徐州这个城市,在徐州医学院这样一个规模较小的院校麻醉学科要取得一点进步与成绩,其付出要比大城市、大学校多得多,这一点不少同道都很理解,理解换来支持,我可以说没有全国同道特别是老一辈麻醉学家的支持是不可能有我们学科的今天的。
  就自身而言,集25年的经验我想用一句话能表达其大概,即:“成功是思维、勤奋和毅力的结晶”。思维主要指:(1)要能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进而驾驭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学科建设也不例外,例如麻醉学专业(本科),在80年代初提出设置此专业,是符合当时教育部专业分化、要求较快改善学历结构的思路,若现在提出就不可能,因为21世纪医学教育的目标是要面向宽口径发展。(2)要能认识机遇、抓住机遇、实现机遇。有人说机遇一旦失去,便不会再有,我认为机遇是永远存在的,不过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机遇,当然机遇是对有准备的人提供的。但是能否认识机遇、抓住机遇是关键,更难的可能是实现机遇。因此,不断提高自己,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你就一定能获得更多的机遇。
  勤奋是跟奉献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为了学科和集体事业,为了全国整体的发展,要轻个人的利益与进退,不具备这点品格,就不可能勤奋,更不可能任劳任怨。
  毅力指的是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要做到这点,心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应具备坚强的事业心,要执著追求,冷静面对挫折与失败,甚至忍辱负重,做到宠辱不惊。
  本刊: 您曾多次参与医学相关教材的修订工作。在2003年7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上,《麻醉学》首次作为正式课程列入并占有重要地位。这次改动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曾教授:这次《麻醉学》教学内容的敲定,大家的主要理念是:这本教材是给医学生看的,这些医学生将来可能是麻醉科医师,但大部分是临床其他各专科的医师,因此,《麻醉学》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a.医师所必须掌握的基本麻醉技术; b.人体生命机能监测与调控;c.急救、心肺脑复苏;d.诊疗;e.药物依赖与戒断。这些内容也是过去医学教育中较欠缺的部分。
  开好这门课应是全体麻醉界的大事,如何把这门课讲好,如何配合理论教育把实习或见习安排好;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等都是应该研究的课题。争取在开课一年后,能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经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让教育部、卫生部,要让全国其他学科的专家相信我们一定能开好这门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要广泛听取学生们的意见,不断改进。我们不可能追求一次成功,但必须追求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刊: 我们欣喜地看到麻醉科医师可以有了正式的课程提高他们的医技水平,那么科室主任应当接受哪些教育能更好地提高管理水平?曾教授如何看待科室主任参加MBA课程?
  
曾教授一个学科的建设,我认为“领导是前提,人才是基础,学科带头人是关键”。一个学科的兴衰,很大程度上跟学科带头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学科带头人所具备的知识应该是全面的。早在1993年爱丁堡会议上 ,就提出了“五星级医师”概念,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manage”,懂管理。所以,我认为有条件的麻醉科主任,接受MBA的基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建议,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各省的专科学会及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都可组织这样的学习班,不断提高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的管理水平。

  本刊: 降低“麻醉意外”的发生率和围麻醉期的死亡率,一直是麻醉科室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科是从哪些方面开展这些工作呢?
  
曾教授: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这些工作。一是术前准备。做到术前讨论规范化、制度化,对一些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会同手术科室联合讨论,做好充分术前准备;二是术中管理。积极提高医师技术水平,规范麻醉管理及操作,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规范术中异常情况的处理;三是重视术后管理,注重对病人可能出现的意外的预见性,同时对重大手术、有并发症的手术,加强麻醉恢复室和ICU的建设。关键是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完善并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运转科学有序。
  本刊在麻醉科的发展中,思维转变是一个关键,从单纯的为麻醉而麻醉的思维向麻醉综合监护和救治的方向转变,您觉得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科在这种转变中,做的最好的是哪些方面?
  
曾教授:近代麻醉学的发展经历了医技科室、三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个阶段,国家教育部及卫生部在80年代均已明文确认麻醉科为二级临床学科。二级学科有了重要的内涵,即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疼痛诊疗。因此按二级学科内涵建设麻醉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现我科已建成包括临床麻醉(手术室)、麻醉恢复室、麻醉科ICU、疼痛门诊、麻醉医学系、麻醉学研究所、麻醉学实验室等为内涵的麻醉科,在职人员总数达86人,连同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总人数已达800余人。<?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刊: 经过去年的SRAS事件,徐州医学院麻醉科在组织结构和科室管理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善和调整,以面对可能再次发生的SRAS?
  
曾教授:我院麻醉科、ICU是在1989年建立的,院急救中心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归属麻醉学科,急救医学硕士点由麻醉学科领导。在去年SARS流行期间,我院麻醉科的成员参与了江苏省及徐州市的SARS救治专家工作组,在形成防治SARS的预案、会诊、抢救方案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江苏省、徐州市没有出现SARS暴发流行、没有出现死亡病人做出了贡献。面对可能再次发生的SARS,我们已就抢救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及治疗问题制定了建议方案,随时积极准备应对。

   本刊: 您是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的所长,作为我国惟一的麻醉学科研究所的负责人,您如何将工作“立足徐医,面向全国”,在组建和管理研究所的工作中,遇到过很棘手的问题吗?您具体去怎么解决?
  
曾教授: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科的建设起步于70年代末,同时代的同仁都知道,当时情景可谓条件差、底子薄,经过近20多年千辛万苦的努力,1997年批准建设“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被定为江苏省135工程学科,2003年成立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学科1993、1997年两次获得“省优秀学科梯队”称号。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科经过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才能有今天,我认为这20多年的精神主要是八个字即“锲而不舍、艰苦奋斗”。
  在工作中确实会遇到很棘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关键还是前面所谈到的思维、勤奋与毅力。此外,对待事业上的挫折与失败,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一个人应能很快调整自己,不要垂头丧气、失去信心,因为只有在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下,才能有清晰的思维和良好的摆脱困境的思路,才能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成就一番事业。对于个人问题我坚持四个字:“恩怨有容”,指的是对待恩恩怨怨,要有个“容”字,我认为,很多事情不必过于计较与纠缠,不如一笑了之。

  本刊:曾教授,您如何看待事业与名利的关系?
  
曾教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大胆地提过当今社会知识分子的名利观,我认为“名与利应当是事业的影子”,事业的成功必然伴随着利益和荣誉,但是,名利不是追求的目标,追求的应是事业,否则追求的只能是影子而已,可能是很空虚的。<?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曾教授发表的文章中,除了研究论著外,还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论及人生的励志文章。从事医学教育数十载,可以说桃李满天下,而且也有很多步入了教育教导岗位,您可以在此与他们聊聊“为人师表”的二十六字箴言吗?
  
曾教授:2002年,在硕、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时,我给学生写下了26个字以能共勉:“厚德博学,用心做人做事做学问;出类拔萃,凝结思维毅力与勤奋”。前13个字,是对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人人要去实践,其关键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要在做学问做事中体现做人。在此基础上,要能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则须有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后13个字。另外思路很重要,一个人若没有思路就难能有出路。在此提出来是希望与大家共勉。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很难,本人也不在不断实践与反思。

  本刊:目前在麻醉学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无论是学术研究、教育育人还是学会建设。可谓功成名就了,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您孜孜不倦于麻醉学科的发展,是什么样的想法支持着您这么做呢?
  
曾教授:我认为一个人是永远没有“功成名就”的时候的,世界是不断前进的,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没有顶点。我国麻醉学科的事业,同样需要一代代人去奋斗。至于我个人,只要身体允许,头脑清晰,就应该去做力所能及之事。我现在是心里有点急,因为现在急需培养一大批国家级麻醉学优秀学科带头人,把我国麻醉学科建设推向更高的平台。中国是个大国,对人类应有更多的贡献。我们既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但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这个任务我想年轻一代是能承当的。
  谢谢《麻醉与监护论坛》对我的采访,我也一直想对大家说说心里话,今天能有机会在此畅谈,十分感慨。老前辈对我的教育与影响是很大的,例如谢荣老师的思维,谭惠英老师的做人和吴珏老师的执著和平易都是我受益终生的财富,此外,全国麻醉界对徐医以及我个人的关爱与支持我一直铭记在心,事情是大家做的,这里谈的仅是我个人对生人生、事业与哲理的肤浅体会,若能对大家有一点参考,我就心满意足了,谢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