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管理探讨

对麻醉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0-08-24 12:06:44  来源:  作者:

一、 现代麻醉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现在正可以说,麻醉器械、监护技术、麻醉技术和麻醉药品的发展和日新越异,给麻醉医务工作者的麻醉措施、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减轻了工作强度。但面临更多的是挑战。

1.  来自外科的挑战
(1)外科技术对于麻醉的要求提高了;
(2)外科医生对于麻醉的依赖性更高了,包括术前手术病人的把关和特殊病情的处理,术中管理和各种来自麻醉因素、更多的来自外科因素突发事件和高危事件的处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突发突发事件的处理;
(3)手术的难度、复杂性、风险性更高了;
(4)开展新手术的复杂程度、科技含量、风险因诉愈来愈大了。
2. 来自手术患者的挑战

1)手术患者年龄的挑战,大的愈开愈大,小的愈开愈小;
(2)手术患者的并存症愈来愈复杂;
(3)手术患者及家属对麻醉的认识加;
(4)手术患者及家属对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
3.  来自麻醉学科的挑战

1) 麻醉工作的超负荷运转:主要原因是麻醉学科的硬件和软件发展明显滞后于外科,具体表现在:
① 传统的外科专业不断壮大、新的外科专业不断涌现;
② 外科队伍的不断壮大,富有的外科医生可分组轮着作战;
③ 现有的手术室和手术台已难以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
④ 现有的麻醉科医师同样难以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
(2) 醉科医师过于依赖现代化仪器设备:无可非议,现代化的麻醉机、监护仪各种各样的输注泵以及新的麻醉技术给麻醉义务工作者的麻醉实施、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减轻了工作强度。但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和误区,要增强其识别和处理的能力,确保麻醉安全性。
(3) 麻醉队伍的整体素质仍较低下:虽然经过老一辈麻醉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培养和早就了许多麻醉界人才,包扩麻醉医学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但与其他学科相比,相形见绌。
(4) 麻醉工作环境污染的长期捆扰:1)空气污染:①手术室空气的相对不流通,即使层流,仍有75%的室内空气经过层流返回手术室,导致二次污染;②麻醉气体的排放污染,迄今为止,由于经济或其他因素,仍未有有效的方法解决手术室内麻醉气体的排放问题;③来自手术患者、手术创面、物品和消毒等的有害 、异味气体,如坏死组织、肠积气、甲醛蒸汽等。2)生物源污染:来自手术患者、血制品,如结核、肝炎、坏疽甚至爱滋病等。3)射线污染:手术室的射线经常被被忽视的角落,在手术室使用X射线的机会愈来愈多,是危害手术室工作人员尤其麻醉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同行和有关领导的重视。
(5) 麻醉医务工作者的科研意识薄弱,其客观原因:①长时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得无暇顾及科研方面的工作;②高素质科研人才缺乏,即使有,也因长期超负荷工作,难以顾及科研工作;③麻醉学科的科研环境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资金投入过少;④由于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手术患者、服务区间仅是手术过程,故开展前沿性科研工作即使是临床科研都比较困难,更无法展开基础性科学研究。
二、 二个转变
1. 由单一麻醉模式向麻醉综合监护和救治模式的转变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根据不同的手术要求,麻醉的概念和内涵更多强调的是指“麻醉医师”只要保镇麻醉患者没有疼痛、安静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操作,并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相对平稳。其实不然,麻醉医师所担负更大、更有风险的不是麻醉本身,而是处理来自病人因素包括病人原因身体情况、有无并存症及其严重程度等,麻醉因素如麻醉用药、麻醉技术操作、麻醉设备、麻醉管理、体液复苏,更多的来自外科因素,如出血、脏器损害、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部位和手术创伤对肌体的生理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等的突发事件高危事件的综合监护、诊断和救治能力。因此,我们要摆脱过去为麻醉而麻醉的单一模式,向麻醉综合监护、诊断、救治模式转变成为真正的“外科的内科医生”。

2. 由麻醉过程中的对症处理模式向预防性综合治疗模式的转变
  在以往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过程中,对于此期间出现或并存的个中突发事件或高危事件的处理原则,有什么处理什么,被病情的变化牵着走,具有很大被动性和麻醉隐患。众所周知,麻醉科医生面临更多的是大量择期手术病人,即无论开展什么样的手术和术式,还是采用何种麻醉方法,大部分在术前进行充分准备和讨论的,换言之,对此类手术病人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任仪操作包括外科手术操作、麻醉技术操作和麻醉用药可能出现或遇到的问题是有所预见的,如创伤应激的大小、对机体内环境扰乱程度包括各种突发时间或高危事件。既然可预见的,换言之通过积极、充分、有效的准备和预防性措施和处理可以预防的,不仅可大大降低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各项突发事件和高危事件的发生,甚至消灭之,而且对减少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三、 三个加速
1.加速麻醉队伍素质建设
  根据对未来各级、各类医院人才需要的预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加速麻醉队伍素质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广度仍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加速硕士或博士的培养,限制大专层次教育;②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包括积极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试点岗前(ICU及疼痛诊疗)资格培训和认证;③增加麻醉科辅助人员:如麻醉护士、工程师等;④以知识、素质、能力综合教育为中心,形成多层次、多形式、麻醉学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21世纪学科发展的需要;⑤造就一流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加强和优化青年学科或学术的带头人的培养,没有一流的科学带头人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学科;⑥加强麻醉学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增强实验、科研能力,缩小与先进科学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⑦加强麻醉与相关科学的合作和学术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增强麻醉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学术地位。
2.加速麻醉科研的步伐
  麻醉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界于临床与基础、内科与外科的桥梁学科,因此,在提倡临床前瞻性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甚至纯理论性基础研究。综观整个医学的前沿性研究,不难发现我们不仅在麻醉学研究的几个主要领域,如围手术期对人体生理机能调控的研究、重要脏器如心、肺、脑功能障碍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全身性炎症应答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麻醉药物作用原理及围术期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疼痛信息传导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等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有些优势项目如心肺脑复苏、SIRS、MODS等领域的研究不仅被其它学科迎头赶上,且有被淹没之势。假如我们在这方面仍不能获得较快的发展,不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无发言权、而且在国内学术进程上很难获得较快推进。
3.加速对外开放的进程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对外开放,努力吸取别人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加强学科与学科、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才能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科学进步。面对新世纪,对外,我们一定要加速开放进程,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对内,我们一定要精诚团结、加强合作,抓准前沿课题、组织联合攻关,只有这样,才能使麻醉学样在我国医学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加强麻醉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谦虚:具体表现在要善于向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病情、病史、饮食、睡眠、活动等情况;善于向手术患者的主管医师及其上级医师了解手术的方式、难易程度、创伤大小、时间长短;善于向同行或上级医师请教,尤其遇到特殊的病情、手术、合并的内科疾病、高龄、过度肥胖等情况时。
  
2.谨慎:具体表现在:认真履行术前访视包括了解病情、病史、并存症、饮食、睡眠、活动等情况,认真阅历病例包括术前各项检查和治疗,认真做好查体包括视、触、叩、听;认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种器械、药物、液体、监护的设备和项目等,必要时还要作好理论上、学术的首席备;对订醉技能性操作做到胆大心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耻下问,遇到麻醉操作困难、特殊情况或自己拿不定主意时应及时向周边人或上级医师请教,切忌盲目从事。
  
3.亲自询问病史和查体,切忌先入为主、听别人怎么说不怎么做。
  
4.醉技能操作和麻醉文书记录规范化、系统化。
  
5.撑握原则,切忌迁就。
  
6.注意麻醉因素,更要注意科外因素;这里的科外因素包括外科困素和手术患者并存疾病的认识和处理。一个好的麻醉科医师不应仅仅熟悉和掌握麻醉领域内的各种知识,也应了解甚至掌握各种干扰手术患者病理生理和麻醉安全的科外因素。在各种所谓麻醉意外中,其实单纯由麻醉造成的意外并不多现,绝大部分是由于外科因素或并存疾病诱生崦起,终因麻醉科医师对外科因素的发现、认识、处理的不及时或不当或经验不足,甚至无济有事导致意外的发生甚至是死亡。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教训也是很沉重的。因此,加强和培养麻醉科医师对麻醉学科外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是加强麻醉安全意识,提高麻醉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7.加强与手术科室、院外同仁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努力做好外科的“内科医生”。<?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屠伟峰,男41岁,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全军临麻醉中心副主任,临床医学博士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先后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学习和工作。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血液保护学会副主任委员、《实用医学杂志》编委,广东省、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已发表论著和综述50余篇。

null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