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管理探讨

危重病急救医院在综合性医院内的发展与模式探讨

时间:2010-08-24 12:07:07  来源:  作者:

一、危重病急救医学国内发展的现状
  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与急诊医学有着深远的渊源,伴随急诊医学的发展而发展。1980年中华急诊学会成立,80年代初在天津和北京率先成立ICU和三衰病房,1990危重病专业组成立,并挂靠于中华急诊学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危重病急救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华东、华北和岭南地区,各个综合性医院纷纷成立了综合性ICU和专科ICU。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医学会成立了独立的危重病专业委员会。但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发展极不平衡,在有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医院至今还没有成立正规的ICU。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有以下几个问题尚待解决:
  
(一) 危重病急救医学的管理结构模式
  危重病急救医学在医学科学中定位,应与心内、呼吸、普外、胸外等临床科室相平行,但又为各专科尤其手术科室服务,经济发达国家已被认可,在我国各地区各级领导认识尚不一,应加强宣传力度。目前影响国内危重病急救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综合性ICU的模式缺乏均一性,ICU在医院内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有些医院的ICU内只是几台监护仪,无专门的ICU从业医生,只有为数有限的护士负责患者的监护工作,丧失ICU固有的功能,成为医院的一种摆设。医院行政管理层领导的观念转变,将有助于改变现有这种状态。
  
(二) 危重病急救医学的专业范围
  1990年美国确定了22个病种为危重病的收治范围,而我们国家至今还没有具体的ICU收治范围,1996年上海市卫生局颁布了沪卫医政第60号文件,关于ICU收治范围及标准,具体如下:(1)心搏骤停;(2)休克;(3)急性呼吸功能不全;(4)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5)急性心功能不全;(6)严重心律失常;(7)高血压危象;(8)急性肾功能不全;(9)大出血;(10)危重创伤、多发伤;(11)重大、高危手术;(12)严重水、电解紊乱,酸碱平衡失调;(13)急性中毒;(1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5)其他。
  危重病急救医学是一门跨专业边缘学科,涉及到各个学科的危重症患者,如果医疗行政部门对ICU的收治对象没有明确的规定,势必造成与兄弟学科间的矛盾,同时没有固定的病源,很难确立ICU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色,严重影响本专业的发展。故目前急需制定国家级的ICU收治范围和标准,以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使危重病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
  
(三) 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的质量控制
  1999年上海成立了急诊ICU的质量控制中心,2002年中华急诊学会成立危重病急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目前国内急需制定ICU工作程序、医护人员职责、专业要求、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指南,使ICU运作、危重症患者救治规范化,提高救治水平。
  
(四) 危重病急救医学教学体系
  危重病急救医学成为医科大学的必修课尚有一段距离,但某些医学院校已开设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选修课,最近徐州医学院成立了危重病医学系,标志着我国的危重病急救医学教学体系已向正规化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需制订国家级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用危重病急救医学教课书;制订危重病急救医学从业医生继续教育体制,提高本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改善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成活率。

 二、危重病急救医学的模式探讨
  (一)依托型ICU”二维模式
  目前国内有相当一部分ICU附属于急诊科、麻醉科或某个专科。在形式上象是一个专科ICU,但从收治的病种来看不单是本专科危重病患者,可能涉及到各个专科的危重病人,其实质是个综合性ICU,但它不是个独立的学科,在行政和业务管理上隶属于他科。这种依托型ICU二维模式当然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首先有固定的病人来源,除托管科的专科病人外,有时能吸收部分其他专科的危重症患者;其次有相对固定的从业医生,使危重症患者能得及时、合理的救治;第三能按ICU的方式运作。但这种ICU仅能解决临床上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一个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临床学科来发展,它还存在诸多缺陷:(1)从业医生:他们的专业不是危重病急救医学而是托管科的专业,他们不会放弃麻醉、普通外科、心胸外科等专业,尤其是外科医生更是恋恋不舍“心爱”的手术刀,ICU仅作为本科的监护病房,不会作为专科的特色来发展,对危重病患者的救治在某些方面“不到位”。(2)病人来源:由于附属于某个专科,病人来源受到较大影响,例如麻醉科ICU内绝大多数是术后患者,很少有内科危重病患者。(3)学科建设:床位设置、人员配备、仪器设备的配置等优先考虑的是托管学科,而ICU是门新兴的学科,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如果不用专业的眼光去管理,将会流失大量的学术资源。
  (二)急诊绿色通道-ICU-康复病房三维模式
  综合性ICU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我国现有的医疗模式下可能存在下列共性问题;病人的来源受限,因为ICU没有自己的门诊和急诊,也就没有固定额的病人来源,而只能靠兄弟科室输送危重症患者,这只能建立在兄弟科室对ICU的管理和医疗水平的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否则兄弟科室拒绝给ICU输送危重症患者;病人的去路受阻,因为没有康复病床,使得有些脱离危险而不需要监护的危重症患者入滞留在ICU内,由于床位问题原入住科室也不愿接受这类患者;ICU内危重症患者质量低,绝大部分是没有很大抢救价值的慢性病和终末期患者,大大损害了ICU及其从业医生的声誉。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解决病人的来源和去路问题,急诊病人有相当一部分危重症患者,急诊和ICU挂靠是解决危重病患者来源的方法之一。因此ICU必须在急诊建立一个窗口-急诊抢救室(绿色通道),由ICU的医生全权负责,既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急诊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又可解决ICU的病人来源问题;其二,提高ICU从业医生的业务素质,取得兄弟科室的信任,使全院的危重症的患者依赖于ICU救治水平,既解决了兄弟科室的具体问题,亦缓解了ICU内的病人缺乏。ICU病人的去路问题,则需建立适当数量的康复病房,和ICU的床位比大约1:1左右,当危重症患者脱离危险期后可以回原入住科室,也可转康复病房继续诊治。上述模式可能是目前国内较为合理的危重病急救医学模式,其“龙头”在ICU,集医、教、研于一体,急诊绿色通道只是窗口。急诊与ICU的关系可采用多种形式,全部托管、或部分托管,要根据各个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上述“急诊绿色通道-ICU-康复病房”三维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的危重病急救医学模式。

 

(三)“院前急救-急诊绿色通道-ICU-康复病房”四维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院前急救模式可划分为二大类,退英美模式和德法模式。英-美模式是以现场对症处理为主,主要由EMT(急诊医疗技术员)或Paramedics(辅助医务人员)履行现场急救任务,然后将病人运到医院急诊科,由急诊医师提供肯定性的医疗求护,这种急救模式的国家与地区包括加拿大、中国香港、英国、美国、韩国等。法-德模式是送医生和技术员到现场,在现场对病人进行较高的医疗救护。履行现场急救任务的医师常为麻醉医师。由于急诊科发展不完善,因此病人在现场分类后直接送进病房,为种模式被大部分欧洲国家采用。中国的院前急救模式总体上与英美类型相似,但中国院前急救服务普遍配备医务人员随车,在对病人诊断、救治上与英美相比,显然更为有利。
  尽管“急诊绿色通道-ICU-康复病房”是目前国内较为确定可行的危重病急救医学模式,从某些单位运行的情况来看,具有抢救效率高、疾病救治连贯性好、抢救成功率高等特点,同时能降低疾病诊治过程中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受到医院众多管理、决策层领导的青睐,但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上述危重病急救医学模式可以向院前发展,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开台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在医院的急救医疗单位设立一个120的终端,当120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并对患者进行初步调查、处理后,通过无线电通报急诊绿色通道患者的病情,绿色通道在患者送达前做好人、设备和药品方面的准备,患者一到急诊就能有条不紊地对患者进行各项诊治工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效率,这是国内危重病急救医学发展的下一步目标。
  (四)特色危重病急救医疗
  
特色专科医疗是一个临床学科生存与发燕尾服的基础,尽管危重病急救医学是对危重症患者提供综合性的生命支持,但急求中心仍可能发展自己的急救亚专业、专病急救特色。例如,有些医院急诊脑外伤较多,就可考虑成产脑创中心;多发伤病人较多就成立创伤中心;中毒病人较多就成立中毒控制中心,四川的几个医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是成功的典范。“急诊绿色通道-ICU-康复病房”三维模式,再结合救治效率和成功率,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结合实力和知名度。
  (五)专科ICU的建设
  受计划经济“条块分割、小而全”传统观念的影响,二、三级医院很多专科盲目建立专科ICU,造成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尽管医院内有为数众多的ICU,且医院也是声名赫赫的综合性医院,但可能找不出一位真正从事危重病急救医学的专家。ICU建设应与各医院功能要还求相一致,一级医院一般不设ICU;二级医院设综合性ICU,不提倡设专科ICU;三级医院设立“急诊绿色通道-ICU-康复病房”危重病急救医疗三维模式,各医院可根据本院特色专科规模与需求,设立相应的专科ICU,在设立专科ICU时应注意不要强求规模大,功能全,一般只需满足专科监护治疗即可。专科ICU也不强调专门医生管理,而由相应专科医生轮转管理就能满足一般专科ICU的功能。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null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