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常规诊断方法多依赖于新Q波和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的变化。近来研究表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心肌的损害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连续检测cTnI可快速准确地证实或排除围术期心肌损害,预测预后。本研究拟通过eTnI的变化,探讨其对PMI诊断的意义以及cTnI与CABC术后心脏以外时间和治疗的关系,为加强围术期心肌保护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C)患者69例,男59例,女10例,年龄48~72岁,体重50~81kg。尚同时行另外心脏外科手术;年龄大于75岁;7d内有急性心机梗死及术前肾功能不全者被排除研究之外。均采用地西泮、芬太尼、潘库溴铵、异丙酚和安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CPB期间行中等度血液稀释,维持红细胞压积20%~25%,深部体温约33℃。用晶体停跳液(St ThomasⅡ)行升主动脉根部或逆行冠脉窦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关胸后1、12、24、48h五个时点经桡动脉取血标本检测cTnI和肌酸肌酶同功酶(CK-MB)活性在不同时点的变化,并分别于术前当日、到达ICU时和术后1、2、3d记录12导联心电图及其它临床数据和事件。符合下列标准之2条者即可诊断PMI:新Q波或术后R波消失;术后12~48h血清CK-MB活性超过100IU/L;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有室壁运动异常。最后一项仅适于CK-MB增高,而ECG无变化者。血浆cTnI的测定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美国DPC公司IMMULITE TroponinⅠ试剂盒,IMMULITE Automated Analyzer酶标仪测定。所有血浆cTnI测定值按下列公司校正至麻醉诱导后Hct水平,cTnI=[X*Hcts*(100%-Hcta)]/[HctTa*(100%-Hcts)](X:各标本的血浆测定值;Hcts:麻醉诱导后的Hct;Hcta:标本采集时的Hct)。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for Windows 和 Microsoft Excel 20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及多变量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各时点cTnI均比术前显著性增加(P<0.01)。根据ECG和CK-MB变化,6例(8.7%)诊为PMI,与63例无PMI相比,其cTnI和CK-MB显著性增加(P<0.01);这些病人主动脉阻断时间和CPB时间长(P<0.05),住院日也长(P<0.05)。有PMI者cTnI和CK-MB血清中的峰值发生在术后12~24h,cTnI与CK-MB有显著相关性,术后12、24h和48h各时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68和0.60。根据Carrier等诊断PMI的血清cTnI标准,69例中有20例(29%)患者术后24h cTnI高于3.9ug/L,其中14例血清cTnI平均(10±9)ug/L,但依据ECG和CK-MB传统标准无PMI,而6例有PMI者cTnI平均值(27±16)ug/L。另49例cTnI小于3.9ug/L患者的平均者(2.0±1.1)ug/L。CABC后24h,血清cTnI值超过3.9ug/L者,更多患者需要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活性药支持,而且留ICU和住院日更长。多变量分析提示,cTnI水平和CPB时间与PMI最密切相关(P<0.05)。 讨论 本组不仅所有患者术后cTnI均有显著升高,而且有PMI的患者术后维持于较高水平,各时点测定值均显著高于相应无PMI者,提示其敏感性较高。有PMI组cTnI于熟后12~24h达峰值浓度,与CK-MB有很好的相关性,但48h后cTnI仍持续释放维持较高的血清水平,提示仍有心肌细胞的损伤。未出现PMI的患者,术毕即达峰值,以后维持在高于正常的水平,这些患者的心肌损伤则与停跳液分布不均、缺血时间长短、移植血管是否通畅及再灌注损伤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是本组有PMI者其CPB与主动脉阻断时间显著长于非PMI者。因此,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心肌保护。 有人证实电镜下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与血清cTnI的浓度显著相关:曾有尸检提示单依靠CK-MB不能区分尸检证明有40%患者心肌梗死。因此,术后24h较高水平的cTnI浓度提示持续的心肌损害存在或可能有局灶性心肌梗死,本研究也发现此类患者有更多的术后并发症、更长的住院日和需更多的心血管药物支持。动态检测其变化,有利于估计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危性。但cTnI升高表明有PMI的可能,只是一种倾向性,并非一定出现心肌梗死,目前仍缺乏cTnI浓度界限,需大量的临床资料。传统的PMI诊断标准可能低估了目前PMI的流行病学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