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王昆鹏 王俊科 资料与方法 选择行上肢骨科手术病人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4~65岁,ASAⅠ~Ⅱ级,无神经系统疾患。60例病人均经肌间沟径路,应用神经刺激器(BPBRAUN)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刺激器主要参数如下:刺激强度(以电流强度表示):0.1~5.0mA,刺激频率1Hz。该装置的正极与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相连固定在病人胸壁上,负极与一20G绝缘金属针(仅针尖处裸露)相连。在肌间沟锁骨上1.5~2.0cm处进针寻找所需臂丛神经干,当针尖接近神经干时,可引起该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产生相应的运动,其判断如下:腋神经:肩外展;肌皮神经肘屈曲;桡神经:伸肘、伸腕及伸指;正中神经屈腕、第2、3指屈曲;尺神经:第4、5指屈曲、拇内收。然后边调整针尖位置边逐渐减小刺激强度,直至最小刺激强度(即小于该强度肌肉不再发生收缩反应),位置满意后,将0.75%布比卡因5ml、2%利多卡因20ml和0.9%生理盐水5ml的混合液按0.4ml/kg注入。注药后30min内每5min进行一次麻醉效果评定,感觉评分:0分:无痛;1分:轻度疼痛;2分疼痛较剧,但能忍受;3分:剧烈疼痛,不能忍受。疼痛评分达0~1分认为该神经被完全阻滞。 观察并记录膈神经麻痹、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阻滞等并发症的发生。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将60例病人按照最小刺激电流强度大小分为A组(<0.5mA,n=22)、B组(0.5~0.8mA,n=30)和C组(>0.8mA,n=8);根据臂丛神经受到电流刺激后运动反应的不同分为Ⅰ组(肌皮神经组,n=9)、Ⅱ组(正中神经组,n=30)、Ⅲ组(桡神经组,n=12)和Ⅳ组(尺神经组,n=9)。各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和体重上无统计学差异。电流强度大小与神经阻滞区域无关(P>0.05),但组间比较,随电流强度的减小,阻滞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 电流刺激神经干后产生的运动反应与被阻滞的神经支配区域明显相关(P<0.05)。60例病人中,出现轻度膈神经麻痹8例(13.3%),霍纳综合征3例(5%),喉返神经麻痹1例(1.7%)。无其它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讨论 神经阻滞要求病人能述说穿刺针触及神经的异感及放射部位。应用神经刺激器无需病人配合,该装置按一定频率及脉宽发放电流,当针尖接触神经干时,引起受刺激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运动反应,从而准确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