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基础与临床研究

掌握输血指征及合理用血

时间:2010-08-24 11:38:25  来源:  作者:
(一) 输血指征
  传统的输血指征(Hb<100g/L,Hct<30%)已经受到质疑。有作者在对因宗教原因拒绝接受异体血的手术病人的术前贫血程度与死亡率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Hb80~100g/L的死亡率是零,Hb>100g/L的死亡率为7.1%,Hb<61g/L的死亡率达61g% 。这表明适度的血液稀释对手术病人有益,输血的目标没有必要将Hct提高到“正常”水平,Hct达到30%就不必输血,但过分的贫血是危险的,理应输血。输血的首要目的是增加携氧能力来满足组织对氧的需求。因为正常人的携氧能力大约是需氧量的4倍,所以只要血容量正常,尽管血液稀释后携氧能力下降,但在一定限度内不会影响组织供氧。ASA的输血指南规定: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Hb<60g/L需要输血;Hb60~100g/L,结合病人心肺功能情况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的可能而定。2000年我国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规定: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Hb<70g/L需要输血;Hb70~100g/L之间,应根据病人的贫血程度、心肺功能情况、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而定。对于某个特定手术病人,应考虑贫血持续时间、存在的并发症如肺功能障碍、心肌缺血、心输出量下降及脑血管或外周循环疾病。术中结合出血的情况(速度和量)及对心肺功能的监测来综合判断病人所能耐受的最低Hb。对于术前无贫血而在术中发生急性失血的病人所所能耐受的最低Hb值与病人的心肺代偿功能直接有关,当然及时补充血容量至关重要。手术结束时,麻醉减浅或病人已苏醒,低温麻醉后体温已经恢复正常,理想的红细胞水平应达到Hb90~100 g /L或Hct8%~30%。

  (二)成分输血
  合理用血的另一重要部分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才是科学用血。临床输血首先应明确输血的目的,主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应本着“需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应当理解“全血不全”的深刻含义,明确输全血的不经济性(低效价)和不安全性,区分输血和补充血容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依靠输全血来补充血容量。成分输血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成分输血的基本原则:红细胞的输注原则已如前述。血小板输注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的手术患者。当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渗)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或肝素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后果的大小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功衰竭、严重肝病及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国家卫生部“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中规定:血小板>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50×109/L,应考虑输;血小板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而定。如手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为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则不受上述限制。在输血小板时,因输注后的血小板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避免多次小量输注,一般成人一次用量为10单位。
  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①如PT或APTT大于正常的1.5倍,创面弥漫渗血;②因急性大失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的自身血容量),大量输入经血液回收仪回收的自体血;③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④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作用。一般来讲,只要纤维蛋白原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FFP的用量必须达到10~15ml/kg才能有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