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基础与临床研究
1. 病例简介例1 男性,41岁,急性阑尾炎,取右侧卧位用Touhy 16号针穿刺T11、12硬膜外间隙,穿刺中病人突感剧痛,并向右下肢放射。随即退针,换T12、L1间隙穿刺成功,注射2%利多卡因15 ml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表现右下肢L2~5脊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迟钝,无汗,运动无力。经抗生素、氟美松、VitB1、VitB12治疗,同时取患侧经外奇穴“前凤市”和“前进”穴位封闭,用0.75%布比卡因4 ml+加兰他敏10 mg+生理盐水至10 ml,每穴5 ml,3~5天封闭一次,六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休息10天再进行第二疗程。本例共做8个疗程。经治疗三周后,症状明显减轻,6周后能下床活动,但遗留麻木区和局部肌肉明显萎缩,6个月后痊愈。随访一年患肢恢复正常。例2 男性,50岁,疝修补术,取右侧卧位经L1、2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无异常,用2%利多卡因15 ml,手术顺利。术后6 h主诉右足远端1/2部剧痛,经对症治疗及穴位封闭3次,2周后疼痛消失。例3 女性,47岁,卵巢囊肿摘除术,取右侧卧位L1、2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无异感,用药同例2,手术顺利。术后18 h主诉右足跟痛,经对症治疗及穴位封闭2次,1周后缓解。 2. 讨论 2.1 例1于穿刺中有明显异感,术后遗留明显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系损伤脊神经根所致,表现患侧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一般可在数日后症状减轻,但需数周或数月始能完全恢复。本例可能非为穿刺针直接刺伤脊神经根所致,而系穿刺针压迫的结果,故预后良好。若为穿刺针直接刺伤脊神经根,病人除立即感到疼痛外,偶可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并出现完全性迟缓性瘫痪,一般预后不良。例2、例3的原因不明。 2.2 避免硬膜外麻醉后神经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穿刺方法,建议用右手握针,双手重叠靠背部,利用双手握针紧靠背部组织的力量精细缓慢地推进,边进针边做注气试验2~3次,不求一次穿刺成功。注气无阻力是硬膜外腔穿刺成功的最可靠指征,穿刺针落空感只能作为参考指标;如果出现下肢放射异感,宜放弃硬膜外麻醉,以免造成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并发症。 2.3 硬膜外麻醉后一旦出现神经并发症,应积极治疗,包括应用脱水剂,以减轻局部水肿对脊髓内血管的压迫,减少神经元损害;尽早应用皮质类固醇,以防止溶酶体破坏,减轻脊髓损伤后的自体溶解;适当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VitB1、VitB12、神经生长因子等。根据中医理论,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穴位封闭疗法,取中医治疗下肢瘫痪、抬腿无力、疼痛有效的“前风市”和“前进穴”,注射布比卡因和加兰他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看来,穴位封闭可用于治疗硬膜外麻醉后神经并发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