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成因 1.来源于病人 病人是麻醉风险的承受者。病人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性质、主要脏器功能状态、潜在疾病以及病人对治疗、操作和各种处理措施的反应等均可影响麻醉的安全性。ASA分级对评估麻醉风险意义重大。Ⅰ级死亡率为0.1%,Ⅱ级0.2%,Ⅲ级1.8%,Ⅳ级7.8%,Ⅴ级9.4%。 2.来源于手术医师 麻醉风险程度同样取决于手术种类和创伤大小。手术时机不当或术前准备不足及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严重贫血、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未纠正或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痰多、哮喘、低氧血症未予治疗;心梗未超过6个月即行择期手术等。术前准备不足包括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如胸部X片、腹部脏器B超、肝肾功能、ECG、血糖、水电解质以及与外科疾病和并存症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的特殊检查、既往疾病史、用药史、治疗史及现在的病人情况等等,任一环节的疏忽或准备不完善,都可诱生新的医疗情况,尤其在经受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和创伤打击期间。手术操作:出血不能及时控制、用力牵拉胃肠或胆囊、长时间压迫重要脏器、翻动或探查心脏、阻断与开放循环、误伤大血管或心内传导系统等。 3.来源于麻醉医生 麻醉医师在意外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本人临床经验、操作技巧、理论知识、工作作风和态度、精神与情绪、应变能力等均能明显影响对病情的观察和判断水平、处理措施的及时与准确。 (1)、麻醉选择不当:包括麻醉方法与药物。如休克或低血容量未纠正而行椎管内麻醉;气道不畅未作气管插管而行全麻;高血压患者用氯胺酮;凝血障碍者行硬膜外麻醉;截瘫,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或高钾血症者应用琥珀酰胆碱等。 (2)、麻醉准备不足:未全面了解病情,手术无充分准备,或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中心无数也未考虑相应对策,临危时慌张失措。因此强调切忌仓促上阵。 (3)、麻醉操作失误:硬膜外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致全脊麻、损伤脊髓、局麻药大量入血引起中毒、神经阻滞或深静脉置管导致气胸、气管插管误入食道等。 (4)、麻醉管理不当: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钠石灰失效,气管导管或呼吸管路扭折、阻塞、滑脱或漏气,通气不足或过度,输液输血不足或过量,呕吐误吸,空气检塞等,无基本生命指征监测条件。 (5)、机械故障:麻醉呼吸机失常,活瓣失灵,呼吸容量计、气体流量计、挥发鑵刻度不准,监测仪参数错误,电器设备漏电等。 (6)、其它:错用药物,氧源错误,药物逾量、过敏,误输异型血等。 (7)、心理状态和注意力 麻醉医生从事麻醉工作的心态和体能对麻?醉工作的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大部分的人为错误是由于思想和思维功能方面出现偏差。 4.麻醉本身的风险 (1)麻醉药品的剧毒性:即使是在最好医疗单位有最好的麻醉医生使用,由于病人情况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发生药物性相关并发症的内在危险仍难以避免,仍会有少部分病人对药物出现高敏反应、毒性反应,导致生命体征的剧烈波动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2)病人的无意识性:为消除病人精神上的紧张、恐惧和不安,手术期间的无疼痛及麻醉和手术的需要如气管内插管、胸科手术、心脏手术等,绝大部分麻醉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甚至无呼吸状态,完全丧失了机体在遇袭伤害刺激时的自我保护、自我躲避反应,其生命活动完全依赖于麻醉医生的照顾,即麻醉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3)麻醉操作的伤害性:必须施行伤害性操作如气管内插管、硬膜外穿刺、动静脉内置管和测压,难免有诱发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如局部血肿、误伤脊髓、全脊麻、气管导管误入食道或插管困难,病人时有致伤、致残甚至呼吸心跳停止的危险。 5.环境因素:通风不良、湿热流汗、灯光刺眼、声音嘈杂等,致使医护人员精力分散。 在以上诸多风险原因中,病人因素占83%,手术因素占10%,麻醉因素占4%,术后处理不当占3%。而麻醉风险因素的排位应为:准备不足→选择不当→救治不力→药物过量。 二、风险预防 1、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如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能培训、严格医疗活动的规范操作和用药、加强设备的维护等。这些不仅可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已发生的风险事件,是最好的风险教育素材,可利用它向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吸取教训,防范于未然。 2、随着外科领域的纵深发展,外科专科化趋势明显快于麻醉学科的发展进程,许多外科手术已经打破人体禁区或非生理状况,而给麻醉医师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麻醉医师除了要弥补外科医师知识局限化的缺陷外,还应有必要的机械和仪器设备,如此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三甲医院标准规定,每个手术台应有全能麻醉机,心电图、无创血压和SpO2监测仪,特殊需要时还应配备PETCO2、体温、肌松、血流动力、血药浓度、心脏超声和血气监测仪等。 (3)、遵章守规加强协作: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并应严格遵照执行,尤其强调工作中应坚守岗位,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同时与手术医师应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密切配合、共同商讨、形成合力、确保病人安全。 三、风险处置: 1、包括风险滞留与风险转移两种方式。风险滞留是指将风险损失的承担责任保留在机构内部。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其它机构,如购买保险或与有关部门及机构签订责任合同,由保险公司或其它部门负责赔偿。风险转移是最常见的风险处理方式。 2、.风险取消:有些医疗服务项目,如果风险发生率太高,或是购买保险的费用过高等,对医院工作影响大,可考虑不引进或取消这些服务项目,从而避免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 3.风险处理中的法律事项准备和应付。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依赖或付渚于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服务项目中,应备有必要的法律材料,如有关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效果(痊愈、好转、无效甚至恶化)、副作用、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予以详细的说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履行签字手续,一旦发生风险事件,有法律依据可查,以维护医院和医生的公正权利及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