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基础与临床研究
二十七、联系的客观性---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立观点:唯心主义:1、不是一味地反对联系,有的还特别强调联系,但它所讲的联系只是观念的联系; 2、它不是把观念的联系当作事物的联系在思想中的反映,反而认为事物的联系是由观念的联系决定的。 唯物辩证法:1、联系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2、并不抹杀事物之间界限与质的区别,相反,承认联系是建立在区别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区别就没有联系。形而上学宇宙观:只看到事物质的区别,没有看到联系,从而把事物孤立起来。 二十八、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指导意义:1、人们在实践中,全面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2、反对孤立和片面的观点。 二十九、联系的具体性---任何事物的联系都由该事物所含的特有矛盾决定的。具体性决定了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事物与现象的联系各有不同的特点,形成极为复杂多样的联系图景。主要联系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现象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三十、系统--是指一个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 是标志事物整体性的哲学范畴,事物都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是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系统的整体性深刻地提示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结构性:考察系统特别要注意研究系统的结构性,只有通过结构的作用,才能形成系统的属性与功能,达到系统的最优化; 3、层次性:系统都是分层次的,层次不同,功能与作用也不同。 4、开放性:一系统与它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三十一、发展与运动的关系: 区别:1、运动包括事物的一切变化及过程,包括发展在内; 2、发展是事物变化的总趋势和总方向,是事物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无序向有序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联系:发展和运动都离不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即都是以联系为基础。 三十二、质、量、度:含义:1、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特点:①质与事物的存在是同一的,质不变则事物存在; ②每一事物有多方面质的规定性; ③事物的每一属性是事物与它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的质。 2、量---事物存在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各构成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的数量规定性。 特点:①量与事物存在不同一; ②每一事物有多方面量的规定性。 3、度---是事物保持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是质与量的统一。任何事物同时有质与量两个方面,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三者关系:1、质是量的基础,对量起制约作用; 2、量是质的必要条件; 3、事物的质有上、下二个数量规定。 指导意义:1、质是区别事物的根据,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正确认识和改变事物; 2、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心中有数”; 3、度,就是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在实践中,一方面就要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事物在一定范围的稳定;另一方面,在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时就要勇于打破旧的度,把事物推向新的阶段。 三十三、量变与质变: 1、量变---指事物的数量与场所变化。 特点①不显著、微小;②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连续、渐进的变化,因此量变阶段事物面貌是静止、平衡、稳定的。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特点:①显著、突发 ;②是事物连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因此质变阶段事物的面貌是统一的分解、平衡、静止、稳定的打破。 3、质变与量变的关系:量变与质变不可分,相互渗透。 ①量变中的质变,包括:局部质变,事物总体上处于量变,但一部分或局部发生了质的变化; 阶段性质变:事物----------------- -,但由于本非本质属性发生了根本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②质变中有量变。事物从质变开始到质变的结束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新质的量变。 三十四、质变量变规律---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转化,这就是推进事物变化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内涵及指导意义:即,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准备----一方面,要想做一件事,必需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另一方面,坏的事变也是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要求防微杜渐,防串于未然;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任何细小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3、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广阔的道路和前景。 三十五、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而实现的。其含义为: 1、一切事物都包含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事物走向灭亡的方面; 2、一切事物都是肯定与否定方面的辩证统一,每一事物都包含内在的否定性,即趋于灭亡的必然性。 指导意义:1、我们要懂得一切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类似于波浪的前进运动; 2、在实践中,要有经受曲折、挫折的思想,不要贪走直路; 3、既要反对循环论,否定事物发展的观点;又反对直线论,否定事物发展曲折性的观点。 三十六、否定观上的对立观点: 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形而上学认为否定是由外力引起的。 2、----------------------------------------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联系与发展的中断与停止。 3、-----------------------------是扬弃,即批判与继承、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等同于简单的抛弃,完全取消、消逝。 辩证的否定观的指导意义:1、从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中,我们懂得任何事物都包含否定自身的方面,要全面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 2、-----------------联系与发展的环节中,我们知道,否定意味着联系与发展,并非绝对地坏; 3、---------是扬弃,我们知道,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不可兼收并蓄,也不强一笔抹杀,而是批判与继承、克服与保留辩证统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三十七、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1、抛弃了一切消极无用的东西,吸收积极有利的因素,有强大的活力; 2、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取代旧事物是由否定这否定规律规定的,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和产生提供了根据和动力源泉,宇宙间新陈代谢不可抗拒。 3、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故得到广大人民拥护。 新生事物也不是一帆风顺,总要受到旧事物的阻碍,甚至打击,我们要增强创意识,促进事物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发现新事物;一方面我 们要勇于支持新事物,爱护新生事物。 三十八、规律的特性:客观性、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 三十九、是否承认规律问题上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决定论认为事物和现象有规律性,处于一定因果关系之中。决定论又分为三种:机械决定论、神学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非决定论认为事物和现象不具有规律性,都是随机的、偶然的。 四十、必然性与偶然性: 1、定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必然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的趋势,由事物内部非根本矛盾和外因决定的。 2、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二者产生原因与依据不同。 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同。 统一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3、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①由于必然性与规律是同等程度的的范畴,所以在科研中,要努力掌握必然性,减少盲目性; ②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因此实践要善于通过偶然性去发现必然性,在必然性的指导下,研究发现新的偶然。 ③反对两种倾向:夸大必然性,否定偶然性,认为“偶然性是必然性的敌人”,导致机械决定论与宿命论; 夸大偶然性,否定必然性,认为一切都是偶然的,导致非决定论。 四十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 3、全面与片面的对立; 4、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的对立(这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对立的根源:1、辩证法承认事物矛盾性,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和研究问题;因而将事物看作是联系、发展、全面的。 2、形而上学不懂得事物的矛盾性,导致孤立、静止不变与片面的世界观。 四十二、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1、含义:内因指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与条件,即本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 2、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与源泉,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与方面; 用。 外因是-------------条件,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的作用是二重的,对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 ②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①在实践中,要坚持事物运动的观点,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反对外因论; ②注重内因同时注重利用外部条件,具体到现代化建设,既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利用好的国际环境。 四十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性及在人脑中的反映。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最本质的对立。 ⒈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有两层含义:①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渗透、------贯通,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及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⒉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①对立体现在---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因而是相对的; 斗争是无条件的、贯穿于矛盾的始终的,是绝对的。 对立的同一。 ②统一体现在---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不是二者完全合一,而是包含对立差异和 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 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①提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化与发展。 ②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一切事物的变 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现实指导意义①要懂得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与斗争性的绝对性,前者是指一切事物的静止、稳定如团结、统一、联合、安定都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后者指斗争贯穿于矛盾的始终。 ②要懂得斗争性与矛盾性不可分,只有通过正确的斗争,团结、安定、统一才能巩固和发展,不能夸大某一方面否定另一方面。 ③对立的双方相互渗透告诉我们:不能忘记双方的区别,但也不应抹杀对立的东西之间的联系; 不仅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存在的条件,而且矛盾一方的发展是另一方发展的条件。 矛盾双方中的一方不能脱离其对立面孤立地发展,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学习。 四十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定义:普遍性----矛盾存在的绝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矛盾; ------------------都有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 特殊性----每一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特点,都各不相同; 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或阶段以及过程与阶段不同方面特点各不相同。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体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和一般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特殊性-----------个性和共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统一体现在: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⑴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由特殊-普遍、个别-一般又由普遍到新的特殊、由一般到新的个别的方法。 ⑵事物矛盾各个特殊,必然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阶级社会,矛盾按斗争形式分为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矛盾,要根据矛盾的具体性质选择适当的斗争形式和解决方案。 ⑶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我觉得我总结的笔记没别的特点,就是条理清晰。适合结合应试精华和习题看大家还可以做些修改,也希望大家互通 四十五、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的现实基础是实践因为: ⑴劳动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起了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形,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人的交往和语言,符合认识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⑵劳动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①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了认识向前发展; ②-----为认识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包括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和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强化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2、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重要的表现; 选择、重建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具体环节,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如何反映。(如对同一图的不同认识) 3、认识的本质的哲学意义: ①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提示了人的认识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③强调了能动性和反映论在实践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中介。 四十六、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根本标准; 4、-------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四十七、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过程也是检验趔正确与否的过程: 1、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包含认识的因素,要以正确的认识为先导; 2、认识活动及成果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本身特有的逻辑,表现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有两种情况: ①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使之顺利进行,达到目的; ②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影响乃至破坏作用,使实践失败。 四十八、认识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辩证关系: 1、定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包括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概括的反映。包括五种形式:概念、推理、判断、假说、理论。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2、二者关系: 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⑵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 ⑶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互相渗透,可以相互转化。 3、反对两种倾向: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导致教条主义; 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导致经验主义。 四十九、现象与本质: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原因就是因为客观世界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1、定义: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为人的感官所感知。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真相是事物本质、直接、下面的反映; 但假象不一定就是错觉。 假象是反面的、歪曲的、颠倒的表现本质的现象的一个方面或环节,会引起错觉,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2、二者的辩证关系: ⑴对立表现在:①现象是表面的、外在的、易变的,可以为人的感官所把握; 本质是内在的、深层的、稳定的,只有通过人的思维来认识; 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方面; 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是事物的主体。 ⑵同一体现在①相互依存,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②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现象背后有本质,透过现象可以看到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五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条件是: 1、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五十一、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重要的飞跃,因为: 1、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成现实,使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 2、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 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飞跃的条件:1、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2、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与需要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3、理论必须为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五十二、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识的作用: 1、定义:理性认识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的能力; 非理性认识是指人的情愿、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仰、习惯、本能等以及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灵感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2、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支与停止; 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和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非理性因素又受人的理性因素所制约。 五十三、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 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一定具体历史阶段的符合。 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五十四、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⒈真理的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的,其客观性表现在:①真理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即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⒉理的客观性上两种对立:⑴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⑵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其两种表现为:①马赫主义:观点:◆真理是思想形式; ◆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 ◆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本身等同。 ②实用主义:观点: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的 共同的错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五十五、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含义有三层: ①就真理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的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现,就要承认绝对真理; 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而言,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析可知性,就(同♂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一定条件下人们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也有三层含义: ①从广度上来说,它只是在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②从深度上来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来说,它只是对事物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3、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二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 ②------真理与相对真理互相联结、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趔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③--------------------------可以相互转化:真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的性的认识都是帽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的环节。 五十六、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承认真理绝对性与相对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反对两种倾向: 1、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认为人民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以有的理论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教条。 在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2、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怀疑真理的可靠性,把真理看作主观随意。 在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3、两种后果:相对主义往往成为机会主义者理论上背叛马克思主义、行动上动摇变节的思想根源。 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相通,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绝对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最终真理,一旦发现某种缺陷,就认为不存在绝对真 理,把教条主义的破产看作马克思主义的危机,成为相对主义与怀疑论的俘虏。 五十七、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现真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象的,无意义的。 ⒈具体性体现在:①内容上,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各方面的符合,它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条件、时间、地点的真理是抽 ②形式上,真理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构成的理论体系。 ⒉真理的具体性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 五十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 特点所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一致、符合。因为真理具有直接现实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将主观与客观的东西相对照,符合就是真理。 2、实践的特点:实践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①实践标准的绝对体即其确定性,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确定的,唯一的。 真理的绝对性体现在:真理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凡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都包含绝真理的因素。 ②真理的相对性体现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个人的所有论点; 实践检验真理只是一个过程,不能一次完成; 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再受实践的检验。 五十九、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联系: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与价值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凡是真理必有价值,但凡有价值的东西不应与真理相悖。 2、区别:二者侧重点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 价值强调的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要求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相悖。 3、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途径: ①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支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历史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六十、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1、二者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 2、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党的思想路线提出的意义: ①历史经验表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立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出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③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 六十一、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对社会本质的科学提示: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类型: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分别构成了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的形式,所以人的实践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确认实践是社会本质,就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六十二、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生产实践的基础和决定作用体现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3、生产方式的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六十三、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1、社会是人的社会:⑴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 ⑵社会生活是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 ⑶社会关系是由人承担的人与人的关系; ⑷历史的变迁是通过人的创造活动实现的; ⑸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中。 2、人是社会的人:⑴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⑵社会制约着人的存在,规定着人的本质; ⑶任何个人都隶属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 ⑷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3、人与社会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具体表现在: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人的本质与社会的本质是一致的; 社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是一致的。 因此要从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去研究社会和人。 六十四、社会规律是人们行动的规律。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的活动的有意识性并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社会规律的特殊性在于:它形成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 它一旦形成,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反过来制约人的活动,决定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 不能用历史事物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表现为同类历史潮流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 六十五、社会有机体及构成: ⒈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⒉起源、形成、内在机制: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生产实践, 形成于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 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3、社会有机体结构:表现为人们之间彼此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社会整体结构,其基本结构有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4、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发展源泉、生长机制及运动规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六十六、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的意义:在社会结构中,是具有基础性的结构; 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 六十七、生产力----是指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⒈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⒉生产力的构成有两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另一类是智能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⑴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观点; ⑵邓小平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 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①它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 ②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以至可以把科学技术看做直接生产力;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⑶***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对马克思、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⑷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⒊生产力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过程: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力和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被人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过程。 ⒋生产力的本质决定了生产力的特征:客观性--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家所创造的客观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社会性---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而形成的。 历史性---生产与需要的内在矛盾决定生产力总是发展的,它随着人们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六十八、生产关系 1、定义---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2、特点: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建立和改变,都同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 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人们可以改变生产关系,但改变生产关系也不是随意的。 3、结构: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三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中。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基本性和特征。 ②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多种生产关系,其总和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但决定该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是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六十九、阶级的本质---在于它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共同体。 阶级对立实质?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首先是个经济实体。 七十、社会的政治结构 1、定义---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2、构成: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 3、政治与经济的关系:⑴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 ⑵归根结底,政治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关系决定并总是一定主观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有无,与我交流指出缺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