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弥散性硬化和Balo同心圆硬化 弥散性硬化又称希尔德(Schilder)病,是MS的变异型,不少早期报道的病例实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多见于儿童和少年,有皮质损害、智能损害、同向偏盲、四肢瘫和假延髓性麻痹等表现;Balo同心圆硬化其病理特点是相同部位的反复炎性脱髓鞘和髓鞘修复,出现同心圆样硬化灶,可能是MS的变异型。 二、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s)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迭择性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元和椎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由于病变累及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及上不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三类病变。第一类主要在锥体束,病变累及皮质延髓束,临床表现为假性球麻痹;(progressive pseudobulbar palsy, PPP),病变主要累及皮质脊髓束,表现为四肢痉挛性瘫痪,称为原发性侧束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PLS)。第二类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称为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或进行性肌萎缩症(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 PMA)。如果影响延髓,表现为球麻痹,则称进行性球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 PBP)。第三类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运动神经元病是包括上述三类症状的综合征。ALS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一组疾病。由Jean Mactin Charcot(1874年)提出。 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运动神经元病中最常见类型,由Charcot于1874年首先报道,其病理改变主要在脊髓前角细胞与脊髓侧索(椎体束)。目前病因仍不清楚,有以下几种学说:1)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2)基因突变;3)植物毒素和化学毒素中毒与损伤学说;4)慢病毒感染学说;5)金属中毒学说(铅、汞、铝、硒及锰重金属离子可产生羟自由自由基,引起运动神经元氧化、损伤)。 ALS表现为:①临床高峰年龄为55~75岁。年发病率为1/10万人口。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2:1。多数病情进展缓慢,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以肢体无力为首发症状者预后较好,以延髓麻痹起病者发展快,预后差。呼吸肌麻痹者预后更差。有资料表明,四肢无力起病的ALS患者,5年生存率为37%~44%,病程平均为26~38个月,而以延髓麻痹起病者5年生存率为仅9%~14%,平均为12~26个月。②临床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而感觉功能正常,两便功能不受影响。当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主要位于上肢和(或)延髓,因受累部位不同而不相同,如累及延髓、颈、胸‘腰骶运动神经元,可分别出现延髓麻痹、上肢无力、呼吸肌麻痹以及下肢无力等症状。受累肌肉由于失神经支配,除无力外,出现肌肉萎缩、肌幅减小。40%~60%患者出现上肢无力,尤其是手部肌肉无力,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如解钮扣、用筷子挟菜等。手部肌肉萎缩以大、小鱼肌、骨间肌最为明显,呈“鹰爪手”。当躯干肌肉受累时,表现为颈部伸肌无力、抬头困难。肌肉颤动是ALS的一个主要特征,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肉跳”的感觉,表现为局部肌肉短暂的、细微的快速抽动,有时可以引起肌束收缩。肌束颤动波及范围逐渐扩大,最后出现肌肉无力与肌萎缩。另外当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主要见于下肢,偶见上肢。在肌肉萎缩、肌无力的肢体可查见肌张力增高、腱反射调进、病理征阳性;延髓性麻痹的患者舌肌萎缩伴肌束颤动的同时下颌反射亢进。少部分患者腱反射减低,与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程度不同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