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麻醉新进展
一、 资料与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病人100例,ASA分级为I~II级,根据困难气道分类(Mallampati 试验,让患者去枕平卧位或坐位,头自然位,尽可能张口伸舌,用手电筒检查患者的咽部结构,将气道分成四类: Ⅰ类检查时可见软腭、咽腭弓和悬雍垂; Ⅱ类可见软腭、咽腭弓,悬雍垂被舌根遮盖; Ⅲ类仅见软腭; Ⅳ类仅见舌体)。I类20例,II类30例,III类30例,IV类20例。年龄15~60岁。 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开放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维库溴铵1 mg/kg、异丙酚2 mg/kg、芬太尼2 ug/kg行快速诱导。把带管芯的气管导管弯曲成“L”型,前端短,长度为患者下颏至甲状软骨的距离。夹角为90~130度。以病人的喉结为中心,以确定其旁边的二点,以此三点作一轴,病人的气管为一轴线。病人诱导完毕后,左手拇指张开病人牙齿,右手持导管使导管前端随舌背放入,并向右边置入,直至遇到阻力,并可以从患者右侧颈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见导管前端突起皮肤的位置,即我们所作的三点的一点上。这时可以稍往后退出2~3mm,再使导管尖端往中线方向移动(即我们三点连线的轴线上移动到气管的轴线上)。然后边拔管芯,边往前插入气管导管(即沿气管轴线方向插入气管导管)。放置完毕,接上呼吸机,听诊两肺确诊导管的位置。 二、 结果 所有的病人均插管成功。其中一次插管成功的有85例占85%,2~5次插管成功的有15例占15%。无失败病例。插管平均时间<1分钟。 三、 讨论 困难气管内插管与正常气管插管一样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技能。困难气管插管病例在一般医院发生率为1%~0.04%,而盲探气管内插管是对困难气管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之一,这是每个麻醉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一个麻醉医生很难积累足够的经验来提高困难气管插管的技巧,因而美国麻醉医生协会规定对明确的困难气管插管病人,采用清醒插管的方式,以保证其安全性。而这种方式对病人来说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同时对病人也是有损伤的,以及术后带来一些并发症。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利用三点二轴线定位,能有效地确定病人声门的位置,同时又可以绕开会厌的障碍,而顺利地插入气管内。 原理: 1、以甲状软骨即喉结突起为中心(为中心点)。甲状软骨二侧与左右胸锁乳突肌相交的点为左右二点即左右两侧的梨状窝体表投影。 2、以三点的连线为水平轴线;以气管的中线经过喉结点为气管轴线。 在插管时首先把导管放置到一侧梨状窝即甲状软骨的一侧与胸锁乳突肌相交的点,然后沿水平线使导管前端平移至气管轴线,再顺势插入即可。如遇阻力则重复上述第一步,导管稍往后退出2~3 mm,再重复上述第二步动作即可。 盲探气管插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操作,以往的盲探气管内插管人们有很多方面的一些探索,然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一些缺点,在临床工作中,有的必须借助一些器械,有的又对病人损伤较大,并发症多。我们采用三点二轴定位法,操作简单易行,可以通过三点二轴找到人体对应的解剖位置,能够非常容易地学会盲探气管内插管,避免了盲探气管内插管的盲目性,成功率高;尽管清醒插管有较大的安全性,但病人必须忍受相当大的痛苦。如遇到困难气管插管的病人上呼吸道的解剖的变异,使喉咽难以充分暴露,表面麻醉也难以完全,无法使喉镜对舌根及会厌剌激造成的反射消失,因而插管时常存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反射动作,对抗导管接近声门,使困难插管愈加困难。通过快速诱导插管,给气管插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更加快速地完成气管内插管,避免了清醒插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病人挣扎时气管导管对口咽部的损伤,因而更具安全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