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麻醉新进展

引导管协助置入食管引流型喉罩的体会

时间:2010-08-23 17:51:28  来源:  作者:
       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年龄25~61岁,体重48~65kg,男26例,女34例。所有病例既往无心、肺疾患,无麻醉手术史,术前检查评估无困难气管插管的解剖因素;随机分为引导管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术前30min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0.2mg,异丙酚2mg/kg,万可松0.1mg/kg,在BIS达到50~60时开始放置喉罩。引导管组:(预先将经过润滑的专用弹性橡胶引导管插入PLMA的引流管内,弹性橡胶引导管的弯曲末端位于引流管的近端,笔直末端伸出引流管的远侧末端外15-30cm,)先将引导管的笔直末端盲插入咽部深处,在引导管的引导下将PLMA插入咽喉部的合适位置,然后拔出弹性橡胶引导管;对照组:按常规盲探法置入PLMA。记录两组首次置入成功到位率(胸廓起伏良好,胸部听诊呼吸音正常,呼气末CO2波形正常),建立人工通气时间(从放置喉罩到测试出呼气末CO2所需时间),循环的变化,术后咽痛发生率。相关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结果   首次置入成功到位率:引导管组100%(30/30),对照组83%(25/30),其中4例第二次放置成功,1例第三次用喉镜辅助暴露才顺利置入,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建立人工通气时间:引导管组为31.4±5.2 s,对照组为40.5±6.1 s,(P<0.05);术后咽痛发生率分别为7%(2/30)和10%(3/30),放置PLMA过程中两组循环稳定,无显著差异。
       讨论   PLMA有通气管和引流管的双管设计,在通气时可以从引流管插入胃管,引流胃液,防止胃胀气,避免反流物进入气道,对呼吸道的保护作用好;通气罩与咽喉部解剖更加匹配,增加了喉罩稳定性和密封性。但是,PLMA通气导管较软和通气罩套囊较大,在采用盲推置入法时,PLMA比经典型喉罩容易发生前端折叠、扭曲,以及旋转移位,造成通气不足或气道阻塞;PLMA定位不佳时,可造成引流管开口堵塞、返折,从而失去对肺误吸的预防作用。采用一些辅助装备可较为方便地置入PLMA,如:舌拉钩法、弹性橡胶引导管和纤支镜引导法。以往我们常规用喉镜暴露食道口,再将引导管的插入食管内,使病人循环波动较明显;通过本试验,我们体会在快速麻醉诱导后,不用喉镜暴露食道口,只需将弹性橡胶引导管的笔直末端盲插入咽腔深部,再沿引导管置入PLMA,具有首次置入成功到位率高,能较快建立人工通气,病人循环稳定,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我们体会用引导管协助PLMA置入法比现行常规盲探法置入简单、有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