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衰的心脏β3-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调节 心衰早期,人体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升高血压,维持重要脏器的血供。这些机制包括激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加抗利尿激素释放及交感神经兴奋,但后期会产生有害作用并加重心脏损害。β-肾上腺素受体的长期激活使腺苷酸环化酶系统脱敏,包括两个步骤:短期步骤是通过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β-adrenoreceptor kinase,β-ARK)和cAMP依赖性的PKA触发,它们可使受体磷酸化、同G蛋白Gs α脱偶联并易化受体同胞液β-抑制蛋白(β-arrestin)结合,长期步骤是激动剂长期暴露使受体下调所致。 Bristow首次对心衰时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下降进行描述。进一步研究表明心衰终末期患者心肌细胞膜表面β1-肾上腺素受体减少是由于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患者心肌切片上,β2-肾上腺素受体没有改变或轻微下降,而心肌肥厚患者则无任何变化[11]。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mRNA定量RT-PCR试验证实,β1-肾上腺素受体数量下降是mRNA下降所致,而β2mRNA及β2-肾上腺素受体都无改变[12]。然而,剩余β2-肾上腺素受体在β-ARK的表达和活性同步提高的情况下,脱偶联的敏感性增加了,从而导致受体磷酸化和同Gs α脱偶联增加。 β3-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脏组织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即心衰中的调节作用。心脏病患者心肌标本的研究表明,相对于非心衰、未切除神经的心脏,心衰患者缺血或肥厚的心肌中β3-肾上腺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免疫组化试验表明此受体主要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可同eNOS的直接偶联。而且受体的增加是同G αi-2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是平行的[13]。β3-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衰中具有不同于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首先,它同Gi/o蛋白,可能是Gαi-2(心室中Gi蛋白的主要异构体)偶联,心衰过程中蛋白水平明显增加[13]。其次,β3-肾上腺素受体对受体激动剂激活引起的脱敏有抵制作用。β3-肾上腺素受体抵制短效激动剂激活的脱偶联是因为信号转导通路中不含蛋白激酶A和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磷酸化位点。受体对长效的下调也有抵制作用。而且,激活β3-肾上腺素受体的儿茶酚胺的浓度明显高于β1和β2。总之,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长时效激活过程中,β3-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反应可持续维持,而β1和β2介导的反应则逐渐下降,提示β3-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衰中发挥一定作用。 儿茶酚胺激活使血管收既产生收缩效应(α-肾上腺素受体),又会产生舒张效应(β-肾上腺素受体)。cAMP依赖性的正性肌力作用(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和NO依赖性的负性肌力作用(β3-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肌细胞中共存会协调肾上腺素介导的心肌收缩效应。换言之,β3-肾上腺素受体通路通过eNOS的激活可作为心肌收缩的“挽救”机制阻止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过度刺激所致的心肌损害。但是,若心肌的过度损害发展到晚期阶段,β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少于β1和β2的下降程度,造成两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衡,这种“挽救”机制就难以适应,此时持续的负性肌力会加重心肌功能的损害。但β3-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并不会一律造成损害,β3-肾上腺素受体的血管扩张效应会减少心衰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和心脏后负荷。而且,β3-肾上腺素受体引起内膜局部NO的释放会增强心肌舒张、减少氧耗,从而改善心脏状况。<?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四、展望 β3-肾上腺素受体心脏中效应的发现为心衰患者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疗效的提供了依据。但这一假设还需通过对三个亚型的β-肾上腺素受体分别行特异性阻滞加以证实。新近强选择性的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出现为研究受体在心肌功能障碍中的病理作用提供了一个更直接的途径,并可能会开发出心衰新药物。但受体对心肌电活动的调节尚未广泛研究,β3-肾上腺素受体可与Kv(s)(KvLPT1/mink)K+通道偶联,表明受体可能通过激活K+复极化电流而调节心肌动作电位[14]。离体心肌细胞β3-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脏兴奋-收缩偶联中的作用仍需更多的电生理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Strosberg AD. Protein Sci.1993, 2:1198-1209. 2. Berlan M, et al. J Pharmacol Exp Ther. 1994,268:1444-1451. 3. Shen YT, et al. J Pharmacol Exp Ther, 1994,268:466-473. 4. Gauthier WL,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6,98:556-562. 5. Gross WL,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6,93:6604-5609. 6. Kaumann AJ, et al. Mol Pharmacol.1998,53:670-675. 7. Skeberdis VA, et al. Biophys J.2000,76:A343(Abst). 8. Kumann AJ, et al. Br J Pharmacol.1996,118:2085-2098. 9. Kompa AR, et al. Br Jpharmacol.1999,128:1399-1406. 10. Mery PF, et al. J Biol Chem.1993,268:26286-26295. 11. Brodde OE. Pharmacol Rev.1991,43:203-242. 12. Bohm M, et al. Eur Heart J.1994,15:30-34. 13. Feldman AM, et al. J Clin Invest.1998,82:189-197. 14. Kathofer S, et al. J Biol Chem.2000,275:26743-26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