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双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暨南大学第四医院 疼痛科 慢性疼痛是现代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北美地区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常见病。慢性疼痛也是临床多学科面临的医学难题之一,Jacobson L 和Mariano AJ[1]估计,受慢性疼痛困扰人口的比例在全世界发达国家总人口中高达30%,例如美国的2.3亿人口中约有7千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单是慢性腰痛一项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就高达数百亿美元。而根据1999年3月“美国医学论坛报”报道的一项在芝加哥地区进行的最新调查资料发现,有41%的中度-重度慢性疼痛病人其疼痛得不到充分的缓解,这项对805例中度-重度慢性疼痛病人调查发现有56%的病人一直遭受疼痛之苦达5年以上,其中仅有22%的病人曾去就医。由于患慢性疼痛病人的伴有一系列的社会、家庭、心理和人格行为等问题,所以生活质量严重降低,不论对社会、家庭或对本人都是一个要经常或每天面对的难题。 在我国以疼痛作为主诉在门诊病人中占有相当数目的比例,多数患痛症的患者均经过不止一个专科的诊断或治疗过,疼痛诊疗门诊应对每一例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病变部位以及所涉及的神经支配机制,从而作出不同的诊断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但遗憾的是,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有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识范畴很难在每个病例上都达到上述要求,所以临床疼痛实践中不可能每例患者都取得理想的去除或缓解疼痛。如何进一步向此目标迈进,将是国内外疼痛临床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以便更准确、有效的诊治疼痛也成为当今国内疼痛工作者的中心任务。由于疼痛诊疗涉及范围如此广泛,各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团体及整个社会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慢性疼痛的定义 慢性疼痛定义为无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而迁延超过正常病程的一类疼痛[1]。这类疼痛常常在一定的期间(数月至数年)内反复发作或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其临床过程不仅仅是较急性痛长, 更重要的是临床表现更复杂和多样化,一般的治疗方法或药物不能满意的缓解或完全控制疼痛。与此同时,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因素明显增多,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或/和工作能力降低。 二、慢性疼痛的特点[1,2] 与急性疼痛比较,慢性疼痛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①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除了局部的损伤外,急性疼痛时的神经系统是比较完整的;而慢性疼痛病人在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或两者都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部分或区域受到长期或反复的各种刺激和程度不同的损伤而发生。 ②病因学:慢性疼痛的原因相对不明确,涉及广泛并且复杂,病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或较漫长时间内发生而多数找不出直接相关的病因。 ③发生机制: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涉及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中枢神经系统三大机制,随着病程的开始和进展可以涉及不同的发生机制。 ④自主神经系统和情绪的变化 与急性疼痛不同的是慢性疼痛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因素明显增多,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多数失衡,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或/和工作能力均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