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专家评述

神经重症监测技术进展

时间:2010-08-24 09:10:19  来源:  作者:

一、颅内压监测[1]

        根据所采用的技术不同,颅内压(ICP)监测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脑室引流测压、脑实质探头、蛛网膜下腔探头、硬膜外探头、腰穿测压、以及经颅多普勒等。表1列出了常用监测手段的优缺点。


表1.常用ICP监测手段的优缺点

监测手段

优点

缺点

脑室内置管

被认为是ICP监测的金标准

可作为脑脊液引流和采样的途径

可作为局部给药途径

可校正零点

创伤性操作

感染发生率较其他方法为高

并非所有患者均可穿刺到脑室

导管可能被血块或组织堵塞

头部位置变化时,需要重新校正零点

蛛网膜下腔

空心注水螺栓或导管探头

感染发生率较低

操作简单快速

不损伤脑实质

准确性有限

管路堵塞,或肿胀的脑组织堵塞螺栓内表面,监测失败率较高

需要反复冲洗管路

硬膜外或硬膜下导管

创伤性较小

导管容易放置

准确性有限

 

光纤/-张力探头

可放置到脑室、脑实质、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等部位

易于固定和患者转运

ICP波形显示良好

刺激性小,感染发生率较低

无需校正零点,便于患者体位改变

监测参数随时间漂移

探头置入后无法校正零点

有导管断裂的报道

价格昂贵

间接监测手段

包括鼓膜移位、经颅多普勒和视觉诱发电位

无创监测

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近年来的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ICP监测可能改善脑创伤、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转归。

二、脑血流监测

脑血流量(CBF)一直是临床渴望获得的监测指标。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也开发出多种能够监测脑血流的功能神经影像手段 ,能够提供局部脑血流灌注的资料,但是对于ICU患者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所提供的是脑血流灌注的瞬间状态;患者必须转运到放射科,且检查时间较长,患者的病情必须足够稳定才能耐受检查。
目前适合于ICU床旁监测脑血流的手段主要包括三种:
(一)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脑血流监测技术[2]
        TCD将脉冲多普勒技术和低频发射频率相结合,从而使超声波能够穿透颅骨较薄的部位进入颅内,根据多普勒位移原理检测红细胞移动速度,直接获得颅底动脉血流速度。TCD所监测到的是颅底动脉血流速度(测量单位为cm/s),而非CBF。TCD具有无创、便于使用、可反复操作等优点。TCD在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诊断脑血管痉挛;②CBF的间接评估;③评价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
(二)激光多普勒(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3]
        LDF可以测定多种部位的微循环血流,脑组织是其中之一。探头需放置于颅内(通常选择脑白质区域),发射单色激光束,通过测量红细胞的数量和运动速度,整合得出表示血流量的相对数值-PU。连续和简便是这种监测手段的优点,而局部和只能获得反映CBF的相对变化则是其主要缺点。目前LDF主要应用于术中CBF监测。
(三)热弥散血流测定(thermal diffusion flowmetry,TDF)[4]
       TDF是另一项近年来引入临床的新型脑血流监测技术。TDF的原理基于组织的散热特性。监测探头也需放置于颅内脑组织中。探头具有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一个传感器对脑组织加温(39℃),另一个传感器探测温度变化,脑血流量越高,两传感器间温度差越大,以此通过微处理器计算出脑血流量。TDF与LDF的相同之处在于其监测的连续性和局部性,不同之处在于LDF所获得的是CBF的绝对数值(ml/100g/min)。近来TDF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探头体积缩小,但监测的脑组织范围增大。

三、脑氧和代谢监测

        大脑需要持续稳定的血流灌注。当存在缺氧或灌注不足时,大脑将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异常。脑氧监测包括多种,其中临床最常应用的是颈静脉氧饱和度监测,其他还有近红外光谱仪经颅脑氧饱和度监测和脑组织氧分压监测。近年来逐渐成熟的脑组织微透析技术则是脑代谢监测的主要进展。
(一)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监测[5]
       与体循环的肺动脉血相似,颈静脉血中包含了未被脑组织利用的氧。SjvO2监测可提示脑氧供给和消耗之间的平衡,并间接反映脑血流的情况。SjvO2监测是目前ICU中除ICP之外的另一种常用脑功能监测。文献报道的应用群体包括了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脑缺氧损伤、以及心血管围手术期。尽管如此,目前尚缺乏有关SjvO2监测参数和转归的确定证据。对于究竟应将脑损伤患者的SjvO2维持在何种水平,也缺乏相应的推荐意见。多数单位选择55%75%为SjvO2的目标界限。另一方面,由于SjvO2监测的是全脑氧利用状况,对于局灶性病变,其监测灵敏度可能存在问题。
(二)近红外光谱仪(NIRS)[6]
        NIRS根据氧合血红蛋白与去氧血红蛋白的光吸收波长不同这一原理,进行脑氧饱和度测定。NIRS的优点在于无创和连续。与脉搏血氧饱和度不同,NIRS测定的脑氧饱和度不能区分动静脉血,所监测的是整个脑组织血管床的氧饱和度,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其中约70%的成分来自静脉血。此外,由于很难排除颅外组织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使NIRS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受到置疑。总的来看,作为床旁脑氧监测手段,NIRS仍需要进一步摸索。
(三)脑组织氧分压(PbrO2)[7]
        PbrO2是近年来开发出了脑组织局部氧监测技术,将微电极放置于脑组织,可持续监测脑实质氧分压和局部温度。有些监测设备还可同时监测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PbrO2监测引入临床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综合多项研究结果提示,PbrO2与吸入氧浓度、脑灌注压、脑血流量和血红蛋白呈正相关,与脑氧提取率呈负相关。但是,PbrO2并不能直接替代这些参数,它应该是反映脑氧代谢的综合指标,也可以理解为监测当时的脑组织氧储备。目前尚不能单独依靠PbrO2监测提示脑代谢和血流改变。
(四)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8]
        通过监测细胞外液的生化指标,微透析技术代表了组织代谢监测的重要进展。与脑实质ICP监测和脑组织氧分压监测相同,微透析监测也需要将监测导管放置到脑组织中。导管很纤细,直径仅为0.62mm。导管壁为聚酰胺材料的微透析膜,内充透析液(一般为生理盐水)。脑细胞外液中小于微透析膜孔径的物质(一般为20000道尔顿以下),可由于浓度梯度弥散到透析液。定时收集透析液进行生化分析,提示脑组织细胞外液的代谢改变。目前临床主要监测的参数包括:①能量代谢相关参数: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腺苷、黄嘌呤。其中乳酸/丙酮酸比值是反映缺血的主要指标;②神经递质:谷氨酸、天冬氨酸、GABA;③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参数:甘油、钾离子、细胞因子;④外源性物质:药物浓度。
        微透析监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缺血性脑卒中、肿瘤和神经外科术中监测。反映脑缺血的敏感指标是乳酸/丙酮酸比值和葡萄糖浓度,预警界限分别为>30和<0.8mmol/L。

四、脑功能的多元化监测

        如前所述,虽然可床旁应用的神经监测手段越来越多,但每种手段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目前尚缺乏任何单一准确有效的监测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推荐,脑功能的监测应该采取多种手段、综合评价,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监测理念(multimodal monitoring)[9]。脑灌注、血流、代谢以及脑电活动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监测指标也具有互补性。
        多元化监测并不是指应用的监测手段越多越好。盲目采用多种监测势必会增加操作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且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信息量增加,数据处理又成为了瓶颈问题。近期发表的有关多元化监测的研究表明,临床获得的微透析监测数据庞大,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ICP、CPP和GCS评分组成具有不同特征的组合。面对这种庞大的数据资源,迫切需要可靠的分析系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临床可利用的神经监测手段越来越多,但是任何资料的最终判读者仍然是人。对医护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也是一个关系到患者转归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Steiner LA, Andrews PJ. Monitoring the injured brain: ICP and CBF. Br J Anaesth 2006;97:26-38.
2. Gupta AK. Monitoring the injured brai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J Postgrad Med, 2002, 48: 218-225
3. Bolognese P, Miller JI, Heger IM, et al. Laser-Doppler flowmetry in neurosurgery. J Neurosurg Anesthesiol, 1993, 5: 151-158
4. Carter LP, Weinand ME, Oommen KJ.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monitoring in intensive care by thermal diffusion. Acta Neurochir Suppl (Wien), 1993, 59: 43-46
5. Macmillan CS, Andrews PJ. Cerebro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ing: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Intensive Care Med, 2000, 26: 1028-1036
6. Owen-Reece H, Smith M, Elwell CE, et 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Br J Anaesth, 1999, 82: 418-426
7. Rose JC, Neill TA, Hemphill JC.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he microcirculation in neurocritical care: an update on brain tissue oxygenation. Curr Opin Crit Care, 2006, 12: 97-102
8. Bellander BM, Cantais E, Enblad P, et al. Consensus meeting on microdialysis in neurointensive care. Intensive Care Med, 2004, 30: 2166-2169
9. De Georgia MA, Deogaonkar A. Multimodal monitoring in the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Neurologist, 2005, 11: 45-54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周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