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专家评述
小儿眼科手术要求安静无躁动,眼内手术要求无呛咳,眼内压无波动。非插管静脉麻醉因小儿呼吸道解剖及生理特点易发生呼吸道阻塞。加上眼科手术中头部被遮盖,麻醉师远离患儿头部,一旦呼吸抑制处理困难。维持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期间的呼吸道通畅是临床麻醉常面临的问题。我院采用喉罩[LMA]气道与气管插管通气比较对照,以便安全,有效地维持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期间的呼吸道通畅。 临床资料:所有需麻醉的小儿眼科手术48例(其中先天性白内障8例;斜视矫正术12例;先天性青光眼6例;眼外伤(空腹)18例;其他4例。)年龄2—8岁,平均4.4岁。随机分成LMA组(I)和气管插管组(II)。 麻醉方法:所有患儿手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01mg/kg。静脉输液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ug/kg;药物起效患儿安静入睡后,静注异丙酚2mg/kg。麻醉深度达患儿下颌松弛,眼睑反射消失,眼球停止运动。组I患儿保持自主呼吸,插入LMA至所需深度,缓慢充气,接Jackson-Ress回路,并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其波形与气管插管相似,两肺听诊呼吸音清晰,确定LMA位置无误后固定。组II气管插管前加用肌松药维库溴胺1.5mg/kg,插管后接麻醉呼吸机控制呼吸。术者根据手术行球后神经阻滞或表面麻醉。术中以100ug/kg/min异丙酚微量泵输注维持麻醉。以Philips多参数监测仪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组II气管插管前加用肌松药维库溴胺1.5mg/kg,插管后接麻醉呼吸机控制呼吸。术者根据手术行球后神经阻滞或表面麻醉。术中以100ug/kg/min异丙酚微量泵输注维持麻醉。以Philips多参数监测仪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高于插管前20%时吸入异氟醚。记录LMA,气管导管插入,拔出时的并发症(恶心,呕吐,误吸,呛咳,屏气,支气管痉挛,呼吸道梗阻等)。记录麻醉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手术结束后停注麻醉药。清醒时间为停药后至呼之能睁眼;拔管指征:呼之能睁眼,有吞咽反射,吸空气5分钟SPO2大于95%,拔管后呼吸通畅,吸空气SPO2维持在95%以上,送回病房。心率高于插管前20%时吸入异氟醚。记录LMA,气管导管插入,拔出时的并发症(恶心,呕吐,误吸,呛咳,屏气,支气管痉挛,呼吸道梗阻等)。记录麻醉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手术结束后停注麻醉药。清醒时间为停药后至呼之能睁眼;拔管指征:呼之能睁眼,有吞咽反射,吸空气5分钟SPO2大于95%,拔管后呼吸通畅,吸空气SPO2维持在95%以上,送回病房。 结果:二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均无躁动,恶心,呕吐,误吸,满意地完成了手术。组I插入LMA前后及拔管时ECG,HR,RR,SPO2无明显变化(P小于0.05)。见表一: 表1:2组心率变化对照表:(x±s)
组I术中未加吸异氟醚,组II有14例需加吸异氟醚。组II拔管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躁动,有6例呛咳,屏气。手术时间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而手术停止后至清醒拔管,离开手术室时间组II明显长于组I。见表2: 表2:手术时间及清醒拔管,离手术室时间对照表(x±s)
组I一例因停药后又手术,出现凿动,追加异丙酚过快引起呼吸抑制,经Jackson-Ress回路辅助通气5分钟后恢复。一例术中出现呼吸道不全梗阻,经观察为LMA移位,抽出气囊内气后重新插入并充气固定,梗阻消除。麻醉费用组I平均约370元,组II平均约580元。 有人报道让LMA的型号越少,控制呼吸时越容易发生漏气[2],我们应用期间都是让患儿保持自主呼吸,患儿在负压呼吸状态下少量漏气并不影响气体交换,如需控制呼吸,正压通气压力不宜超过20cmH2O。LMA插入到位后,要认真确定位置并固定妥当,以免移位造成气道梗阻或不全梗阻,术中头部位置变动后要注意LMA被移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