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专家评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硬膜外麻醉妇科盆腔手术病人72例,年龄19~60岁,体重47~75kg,ASAⅠ~Ⅱ,随机分为三组:丁卡因1组(D1组,n=25),丁卡因2组(D2组,n=22)和布比卡因对照组(B组,n=25)。术前药苯巴比妥钠0.2g,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经L2、3或L1、2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先尾向注入1%利多卡因10ml,然后转向头侧置管,备术中注入0.2%丁卡因和1.0%利多卡因混合液以维持麻醉,阻滞平面控制在T6~S4。术中按需间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4mg以保持病人镇静,同时监测ECG、BP、SpO2和RR。 1.2 镇痛方法 在距末次硬膜外腔给药40~60min后,采用Accufuser持续镇痛泵(韩国)开始输注镇痛药液,5ml/h恒速输注,不给预负荷量。镇痛液配方:D1组用盐酸丁卡因粉剂(50mg/支,浙江三九邦而康公司生产)以0.9%生理盐水稀释成0.125%丁卡因溶液;D2组用丁卡因50mg稀释成0.15%丁卡因溶液;B组用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以0.9%生理盐水稀释成0.2%布比卡因溶液;三组镇痛药液中均予加入芬太尼2μg/ml。D1组在首次随访时如果发现镇痛欠佳者,予以改用0.15%丁卡因镇痛液,本例即予剔除不计。三组术后随访时,病人对镇痛效果不满意者,均给哌替啶肌肉注射以加强镇痛。 1.3 效果评定 在术后24h镇痛泵持续镇痛期间,由专人随访,观察记录用药2h、8h和24h的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状态、镇痛满意程度以及有关的副作用。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0为无痛,10为最痛;0~2为镇痛优,3~5为镇痛良,>6为镇痛差。下肢运动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估:足趾、膝、髋均不能活动者为100%阻滞;足趾能动,膝、髋不能活动者为66%阻滞;足趾、膝能动,髋能部分活动为33%阻滞;髋活动完全,为无阻滞。副作用:观察有无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征象。镇痛满意度评定:根据病人对镇痛24h期间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反映,评定为优、良、差三级。 1.4 统计方法 所得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三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D1组25例中有7例于术后首次随访中主诉镇痛欠佳(VAS大于5),即予改用0.15%丁卡因溶液,第二次随访时疼痛满意改善,VAS≤3。D2组25例中有2例在首次随访病人时主诉肢体麻木,检查足趾仍可活动、下肢无力,经暂停镇痛泵输注2h后肢体麻木感消失,再予恢复镇痛泵注,未再出现肢体运动阻滞现象。B组25例中有6例病人出现肢体麻木感,烦躁,主诉不适,其中2例要求终止镇痛治疗。 2.3 术后2h、8h和24h的VAS评分,见表2。D2组与D1组各时点VAS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D2组与B组各时段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