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术后心肌缺血[1] 冠心病患者术中心肌缺血的发生与手术操作密切相关,如大血管手术患者心肌缺血明显多于白内障手术患者。然而,术后发生心肌缺血的机会可能更多,这与始于术中的炎症反应如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促凝活性的亢进、纤溶活性的抑制、内皮细胞的受损、动脉硬化斑的不稳定性、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麻醉苏醒及镇痛不完全所致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强等因素密切相关,若得不到早期预防和治疗,可导致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有研究证实区域阻滞和术后镇痛可作用于细胞素或通过神经体液通路产生抗缺血作用; 术后鞘内或硬膜外腔注射阿片类药(加或不加区域性阻滞药)或病人自控镇痛,其必要性不亚于连续给β受体阻滞剂。传统的催眠药/镇静药不能消除气道刺激所致的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强,故针对需长时间机械通气的病人,应使用一些阿片类药(首选吗啡,因为它刺激δ1受体可产生心脏保护作用),况且,后者产生的足够镇痛能够显著降低缺血的严重性。实验证实,α2受体激动剂在术后早期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五、结语 针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应注意: ①预防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增强:术前镇静、适当应用阿片类药或挥发性麻醉药和β受体阻滞剂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β受体阻滞剂在术前就应使用并持续到术中和术后; ②控制心率:心率的降低可增加缺血心肌的氧供、降低氧耗,选用β受体阻滞剂是降低心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③保护好冠脉灌注压:在严重冠脉狭窄的情况下,舒张压的降低将导致血流的减少,通过输液、降低麻醉药浓度或应用盐酸苯福林维持正常的灌注压,这是至关重要的; ④降低心肌收缩力: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挥发性麻醉药能达到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氧耗的目的; ⑤麻醉药预处理: 应用挥发性麻醉药和阿片类δ1受体激动剂因刺激三磷酸腺苷依赖性钾通道,可起到类同缺血预处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Warltier DC,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0, 92(1): 253-259. 2. Hariharan V. Anesthesiology, 2000 , 93(6): 1531-1533. 3. Nishina K,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2,96(2): 323-329. 4. 屠伟峰, 戴建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3, 19(7):434-436. 戴建强,男,32岁,麻醉学硕士,现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全军临床麻醉中心主治医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各类医学论文1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系列临床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