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NF-kB与炎症反应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多种因素诱发机体发生过度的炎症反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当机体的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受到外界刺激时,可通过相应的受体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激活多种转录因子,进一步导致炎症介质基因的复制与转录而引起我种炎症介质的超量释放。在此过程中,NF-kB起到了关键作用。 众所周知,失控的炎症反应是ARDS重要的病理学基础。Schwartz等[11]报道患有ARDS病人,其肺泡巨噬细胞的NF-kB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类严重病患者,而且他们也证实患有ARDS 的肺泡灌洗耳恭听液中,IL-8、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这与肺组织中NF-kB表达增强是一致的。Miagkova等[12]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液中有NF-kB的激活现象,而骨性关凶炎中无类似表现。相关的动物实验亦证实了NF-kB与炎症反应的关系。Timothy S 等[13]通过建立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发现在腹腔内注入内毒素2小时肺组织中NF-kB的激活达峰值,同时肺组织中有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而在内毒素注入前1小时应用抗毒素NAC则使肺组织中NF-kB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的下降,且CINC 的表达出现阴性,相应地肺灌洗液中的PMN 在应用NAC后出现显著的下降。CINC是由肺泡巨噬细胞产生的重要的PMN 趋化因子,它导致了PMN 在肺组织及其他炎症部位的聚集浸润,进而引发ARDS和其他部位的炎症反应, Shenker[14]等通过建立鼠低血容量休克模型也证实肺组织中NF-kB激活的同时导致了一系列细胞因子的激活。 此外,NF-kB调控的基因还可编码诱导一系列粘附分子、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等到的基因表达,这些均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提出,NF-kB具有抑制凋亡的作用。已知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阿片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于就是通过抑NF-kB的活性而促使肿瘤细胞的调亡,但NF-kB在炎症反应中是否对单核-巨噬细胞、PMN也具有凋亡作用,是否因此延长了炎性细胞的存活时间而进一步加重了炎症反应的程度,尚不十分清楚。一些学者证实阿片类药物对单核-巨噬细胞的促凋亡作用部分是依赖于减低NF-kB的活性从而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这一机理[15],但阿片类药物是否因此而对一些急性炎症性疾病的恢复有利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五、 针对NF-kB的抗炎新策略 大量的证据表明,传统的抗炎治疗措施如皮质炎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一些减少和阻断炎症介质的方法,虽对机体的过度反应、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作用广泛缺乏特异性,因此,只有从控制炎症反应的“瓶颈”-即关键环节进行干预,方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道难题。NF-kB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转录因子,是多种信号转录的汇聚点,多数学者最近提出NF-kB是极具潜力的新型抗炎靶点[16]。 1. 抗氧化治疗: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作为NF-kB的抑制剂已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 2. 针对I-kB的形成及活性、减和I-kB的降解、促进I-kB的生成,从而减少NF-kB的解离, 抑制NF-kB的活性。如靶向I-kBα的反义核酸,可阻止I-kBa的形成,减轻I-kB的磷酸化,某些蛋白酶小体抑制剂可减少I-kB的降解[17]。 3. 抑NF-kB的合成[18]:针对性p50和p65的反义寡脱氧核甘苷酸中与编码NF-kB的基因及mRNA结合,进而阻断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最终抑NF-kB的形成。 4. 拮抗NF-kB的活性:妈保民与顺式元件一致的双链寡聚脱氧核苷酸,转染入细胞,竞争性地抑制转录因子与顺式元件的结合,干扰转录因子的DNA结合性及基因表达。此策略已应用于NF-kB过度活化有关的疾病如心肌再灌注损伤、肾小球肾炎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动物实验也显示出确切诱人的效果[19][20],但迄今为止拮抗NF-kB的策略用于治疗ARDS、SIRS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总之,对转录因子与炎症性疾病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有关NF-kB对中中细胞因子基因调控的影响仍需进一步完善,可以设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炎症性疾病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必将产生特异性更强的新型抗炎施。 参考文献 1. Sen R, et al. Cell, 1986,46: 705-716. 2. Timbothy S, et al.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1997,17(pp):3-9. 3. 金伯泉,主编.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第二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572-577. 4. Zandi E, et al. Science. 1998,281: 1360-1363 5. Tak PP, et al. J Clin Invest. 2001,107(1):7-11. 6. De Bosscher K,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97:3919-3924. 7. Goebeler M, et al. Blood. 2001, 97(1):46-55. 8. Karin M, et al. Annu. Rev. Immunol. 2000,18:612-633. 9. Ghsh S, et al. Annu. Rev. Immunol. 1998, 16:225-260. 10. Wang P,et al. J Biol Chem. 1995, 270:9558-9563. 11. Schwartz, MD, et al. Crit. Care. Med. 1996, 24:1285-1292. 12. Miagkov A, et al. Proc. Natl. Acad. Sic. USA. 1998,95:13859-13864. 13. Timothy S, et al. J Immunol. 1996,157:1630-1637. 14. Shenkar R, et al. Crit. Care. Med. 1996,14:L729-735. 15. Ingeborg D,et al. Anesthesiology. 2000,92:167701684. 16. Yamamoto Y, et al. J Clin Invest 2001 107(2):135-142. 17. May M,etal. Science,2000,289:1550-1554. 18. Mattson M, et al. J Clin Invest. 2001,107(3):247-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