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经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择54名患者,ASA身体状况I或II级,年龄18-80岁,体重40-90公斤,分为两组接受TCI或MAN异丙酚输注。所有病人择期在全麻下行直接喉镜检查和硬管支气管镜检查。剔除心功能不稳定、严重肝脏疾病、妊娠、或已知对异丙酚或其脂肪乳剂过敏的患者。 我们的常规麻醉方案包括异丙酚输注辅以低浓度阿片类药物阿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以确保整个操作过程中保留自主通气。通过鼻导管给氧,将其顶端置于声门前。 术前1小时,给病人口服术前药羟嗪(1.5mg/kg)和西咪替丁泡腾片800mg。预先吸氧5分钟后,给予单次阿芬太尼冲击剂量(10μg/kg)进行麻醉诱导,两分钟后按照随机列表开始输注异丙酚。 TCI组使用计算机控制的Graseby 3400输液泵(Graseby Medical, Watford, UK)进行异丙酚输注,采用STANPUMP软件(S. Shafer, Stanford University, Palo Alto, CA),使用无阿片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异丙酚初始效应室目标浓度为2.5μg/mL,以每两分钟增加0.5μg/mL向高浓度滴定,确保异丙酚效应室浓度逐步增加,直至呼唤反应消失,结束诱导期。MAN组使用Graseby 3400输液泵以600 mL /h的速率输注异丙酚,直至呼唤反应消失,然后以6 mg/kg/h的速率输注异丙酚。 在此期间,调节效应室浓度(TCI组)或输注速率(MAN组)以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根据临床情况进行估计(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期间无体动,血流动力学参数平稳[诱导前数值的±15%],有效的自主通气,无氧饱和度下降)。因外科医生一直在病人头部进行操作,无法获得持续可靠的脑电图监测记录,因此本研究不使用脑电图监测麻醉催眠深度。 整个过程中,所有病人均吸100%纯氧,进行自主或辅助通气以防止呼吸暂停。置入Portmann-Prades喉镜前,在喉镜引导下用5%利多卡因在咽、喉、舌根部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病人保持自主呼吸,经鼻导管或硬支气管镜的侧部持续吸氧,氧流量为6L/min。当患者呼吸暂停持续超过2分钟或者Spo2降至90%以下时,进行手动辅助通气。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和Spo2。从诱导到完全苏醒,每3分钟测一次无创血压。记录手术期间咳嗽或体动、以及持续超过10秒的呼吸暂停。麻醉诱导前置入动脉套管,分别在诱导前(即基线)、喉镜检查期间硬管支气管镜检查前(即支气管镜检查)以及停止输注异丙酚时(即输注结束)采集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进行内镜检查的外科医生采用主观评分来评估手术条件,评分范围为0-3分(0=极差,1=差,2=尚可,3=极好)。记录异丙酚输注的总用量,并计算平均输注速率。记录从诱导至呼唤反应消失,以及异丙酚输注结束至呼之睁眼和定向(说出生日)的时间。MAN组采用与TCI组相同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设置,对所达到的效应室浓度进行回顾性评估。 在研究前确定样本量。根据初步研究,估计喉镜检查后平均Paco2增加10±5mmHg(均值±SD)。Paco2增加的差异至少50%、把握度为90%、α= 0.05时定义为临床相关,被评估的样本量为每组22例。统计学分析包括根据意向分析所有病人的资料。TCI组和MAN组的定性变量采用双侧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比较,定量变量采用Student’s t-检验。除非另外标明,结果以均值±SD表示。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