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综述与讲座
利用传统针刺镇痛方法完全或部分替代药物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称为“针刺麻醉”(简称针麻)。20世纪70年代,传统的针灸疗法在国外得以认识并被广泛传播,与针刺麻醉所起的影响不无关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针刺麻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发展。随着近几年临床上对针刺麻醉,尤其是复合针刺麻醉的应用,针刺麻醉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将简述针刺麻醉的兴起、发展概况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就针刺麻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望得到同道的批评指正。 1 针刺麻醉的历史回顾 针刺麻醉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中医工作者的首创,是我国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成就之一,它兴起于60年代,盛行于70年代。1971年,新华社首次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的这一伟大成就。这一消息的发布,不仅推动了国内的针刺麻醉研究和应用热潮,也第1次使中国的传统医学在国外产生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1971年8月20一24日,美国著名记者詹姆斯·赖斯顿(James Reston)在上海亲临现场观察多起针刺麻醉操作,并在美国媒体对中国针刺麻醉做了详尽的报道。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亦为神奇的针刺麻醉倾倒。这些连续事件促使美国很快形成了“针灸热”,并因此而波及到全世界。 1960年我国针刺麻醉首次成功地应用于肺切除术,1965年针刺麻醉的临床工作得以推广,1966年卫生部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针麻工作会议,使针刺麻醉的成就得到肯定,从此,针麻镇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1979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上,对zO世纪50年代以来针麻镇痛的临床应用范围和机制研究做了总结,如针麻的有效率、有效的针麻疾病谱等,并为针麻研究和发展制定了总规划。1986年中国针灸学会针刺麻醉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会上肯定了针刺穴位的镇痛作用,并分析了穴位的特异性及其物质基础,尤其是这段时间内针麻的机制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发现,推动了针刺麻醉的应用和研究。目前除中国外,临床应用针麻的国家有30多个,从事针麻原理研究较多的有瑞典、加拿大、日本、美国、新加坡等。 在中医界,针刺麻醉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据调查,到1979年,全国针刺麻醉手术总例数增至200万例,手术种类接近100种,几乎遍及各科常见手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针麻热渐趋衰微,但对针麻的理论探讨和试验从未间断。近年国内外有关针刺的研究和支持力度逐年增加,随着针麻临床工作的深入,理论研究也渐趋活跃,针麻又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上海的曙光医院、仁济医院在心脏和颅部手术过程中成功地应用针刺复合麻醉,并被国内外主要媒体报道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2 针刺麻醉的现状 综合近6年来国内的相关文献报道,单纯使用针刺麻醉的小手术有拔牙、扁桃体切除、伤科整骨等。适用疾病谱范围较广的则是针药复合麻醉,如甲状腺手术、心脏手术、多种开胸手术、人工流产、食道癌、胆囊切除、结石手术、开颅手术、眼科手术等涉及到多系统、多器官的外科手术。在取穴方面,有循经取穴、远道取穴、阿是穴、耳穴、按神经节段选穴、手术周围局部取穴等多种方法,尚无统一的选穴原则。如同选穴情形一样,针刺麻醉的其他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文献报道中也很不一致。如在常用的甲状腺术针刺复合麻醉中,所选用的穴位有合谷配内关,有单用扶突穴的;在电针的应用方面,有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G 8605型电针麻仪、G 6805-2 A型针麻仪、B1701型脉冲电麻仪、57-6型电脉冲医疗刺激仪等;所选用的电针参数差别更大,频率有2~100 Hz、2~8 Hz、2.6~7.4 Hz,有的甚至在术中可随时调整频率,波型有用疏密波、正脉冲50 V和负脉冲35 V、连续波等,刺激强度有10~15mA,或者以患者耐受为度等等,没有统一的规范。 在针刺麻醉的功能及优势研究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辅助镇痛,减少麻醉药用量,病人苏醒迅速,使机体保持动态平衡,自我稳定;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使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有利于提高手术过程中脑部的供血与供氧,减少了脑部功能的损伤,有利于对脑的保护作用。在镇痛机制方面,相关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诱发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IMRI)信号表达;y- 氨基丁酸(GABA)作为抑制性递质参与针刺镇痛的受体分型;中枢p-内啡肽(EP)参与低频低强度电针镇痛;在颅后窝手术中,发现针药复合麻醉可明显抑制患者术中儿茶酚胺反应,部分改善手术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在体外循环内直视手术(OHSC)中,发现针药复合麻醉可以抑制OHSC的E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反应和血糖升高等等。以上研究均表明,针刺麻醉的取效是多途径、复合的结果。在目前国内报道的针刺复合麻醉中,大多数都采用了电针的方式。 3 针刺麻醉优势及局限性 针刺麻醉是我国针灸学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重大发展和新的突破。针刺麻醉研究成果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我国医学科学研究5项重大成果之一,也是世界上掀起“针灸热”“中医热”的一颗星星之火。它不仅将传统的针灸学推向世界,也进一步使中医学在世界范围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而且为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和学术理论发展开拓了新领域。针刺麻醉的成功不仅为现代外科手术创造了一种非药物性的麻醉方法,而且对外科麻醉学和痛觉生理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促进和影响,催化了现代自然科学多学科对疼痛学的研究,掀起了疼痛生理学领域的研究高潮。使神经生理、生物化学、组织化学、神经递质等学科产生了不少新概念,已成为现代世界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费用高涨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如我国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人均门诊费平均年增长13%,人均住院费平均年增长11%,大大高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的5.2%。中西部农民因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80%。世界发达国家医疗费用支出非常惊人,据统计,1996年全美医疗费用高达1 035.1亿美元,占国民总产值的14%以上,预计到2007年将高达2万亿美元。针刺麻醉费用低,适应证广。如果能够在大范围推广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医疗费用。 与传统的药物麻醉方法相比,针刺复合麻醉具有以下优势:①简便经济:如先天性心脏病常规手术需要3万元左右,而针麻手术只需要l~1.5万元;②安全:针刺麻醉可以避免麻醉药过量引起的中毒、药物过敏事故以及麻醉药对身体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的抑制作用;③针麻对患者生理干扰小:除了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外,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免疫等系统都有调节作用,减少药麻所出现的头痛、肠胀气、尿闭等副反应;④术后恢复快:针麻患者术中及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术后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并发症少,能较早撤离呼吸机,生命指标和代谢参数都有较好的恢复,缩短病人术后的恢复时间;⑤术中患者与施术者有较好合作。 随着针刺麻醉临床和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深入发展,已有大量事实证明,针刺麻醉亦存在不少目前尚未能解决的难题:①疗效方面,针刺麻醉效果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难题就是所谓的“三关”,即镇痛不全、肌肉松弛不全、未能完全控制牵拉反应即脏器牵拉反应;②穴位选择,大量的临床实验显示,现行针麻临床应用的循经取穴、辨证取穴、神经节段取穴、局部取穴和经验取穴等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适应外科手术对组织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伤害性刺激特点;③针刺手法参数方面,临床上应用的针刺手法多种多样,各位医者操作经验有所不同,目前临床上针麻应用的针刺手法没有统一的规范,在量的方面也没有可信的参考值,这种现状不利于针麻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推广应用;④电针参数,电针比较早地在针刺麻醉的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影响电针疗效的是电针的物理参数,如电极、频率、电压、波型等。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即使是相同手术的针麻,其电针参数的选择都未能统一,无论从理论和临床疗效的角度来看,都不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⑤个体差异,如同药物麻醉一样,针麻也显现出较大的个体性差异,由于存在不同的患者镇痛效果有差别等原因,因此针麻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都应该考虑到个体差异,这也是目前针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⑥疗效评判标准,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对针刺麻醉疗效的统一评判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麻疗效的提高。 4 对针刺麻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几点建议 在总结既往针刺麻醉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针刺麻醉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从而规范化、标准化基于不同手术的针麻操作方案,以提高针刺麻醉方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可重复性,使针麻操作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针刺麻醉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如同它诞生时所起的作用一般,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医学、针灸学的国际化发展,更多地为世人所认识和认可,也必将推动麻醉学、镇痛学的基础研究,促进多门学科的发展。另外,作为我国少有的原创性的医学成就之一,进一步对针麻的规范化、标准化进行研究也是维护和保持这一祖国医学成就的必要措施: 在国家大力扶持、倡导原创性科研思路的今天,对针麻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必须走在世界的前列。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现阶段的针麻研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建立针刺麻醉的疗效评价体系;②针刺麻醉的有效穴位选择(基于不同手术的特殊穴位方案);③电针参数的选择;④针刺麻醉过程中有效针刺手法的研究;⑤针刺麻醉的规范化操作程序(包括术前诱导、术中操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