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主题内容 > 临床麻醉 > 综述与讲座
内镜检查提高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内镜治疗减少了很多疾病治疗带来的创伤。但是,内镜检查和治疗本身也给受检者带来一定的痛苦。虽然,内镜医师们采取很多减少痛苦的办法,但效果均不甚理想。静脉注射异丙酚的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本文对我院静脉注射异丙酚在消化内镜领域应用的方法、效果、不良反应的体会如下。 1 异丙酚无痛苦内镜检查的探索及临床应用 消化内镜技术近30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胃肠道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内镜检查本身也会给受检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如咽喉反射引起恶心、呕吐、胃肠牵拉引起腹痛和由此引发的血压、心率的升高等。由于一般情况下内镜下治疗的时间都要比单纯检查时间长,所以,内镜下治疗的广泛应用使这一矛盾更显突出;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医疗无痛苦的要求逐步增高,这对普通内镜的检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而需要内镜检查的老年人也逐年增高。以上三个方面原因使消化内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探索无痛苦检查的道路上,曾应用过很多方法,包括局部咽喉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国内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有2%~4%利多卡因和0.5%~1%达克罗宁等,方法一般采用喷雾法、口含法、麻醉糊剂吞服法、口服祛泡剂或口服麻醉和祛泡的混合剂等。全身麻醉常用静脉注射地西泮、苯二氮艹 卓类(如咪唑安定)、盐酸哌替啶和小剂量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达到镇静、镇痛效果,也有配合山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起到解痉作用。而近10年米,异丙酚在内镜检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内镜的无痛苦检查效果得到了长足进步。 2 异丙酚在无痛苦内镜检查中的优点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情况 异丙酚在消化内镜检查中应用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异丙酚用于内镜操作中,麻醉效果确切,患者入睡和苏醒均很快,安全性理想,受检者对检查无不良回忆,充分减少了患者的精神创伤,受检者对该检查方法满意率极高。与普通胃镜比较,恶心、痛苦等不良反应发生均减少明显。第二,因采用无痛苦检查,检查医师相对可以延长检查时间,使内镜下检查和治疗的时间更从容、仔细,提高检查和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漏诊、误诊和因操作仓促而引起诊疗效果不理想等。第三,可以减少因对内镜检查的恐惧心理以及应激反应而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肠痉挛等并发症。第四,异丙酚麻醉下患者胃、肠蠕动减弱,这虽然影响对正常胃、肠蠕动功能的判断,但有利于对病灶的仔细观察和彻底治疗,可明显减少微波等治疗时因胃肠蠕动而造成对病灶周围正常黏膜的灼伤。 异丙酚的缺点和不良反应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在用药后1min时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与诱导前相比降低,有时出现心动过缓,在静注阿托品0.5mg后可恢复。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是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有关。第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氧饱和度下降,呛咳,甚至呼吸暂停。第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出现躁动、四肢不自主活动等。机制可能与异丙酚比其他静脉麻醉药更易作用于皮层下结构有关。这要求临床要严格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是否有烟酒史,合理控制用药量。第四,过敏反应:文献报道异丙酚过敏事件并不少见。主要表现为出现过敏性红斑,对激素和非那根有效。提示医生应在用异丙酚之前,必需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体质,避免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另外,应常规备有抗过敏药物。 3 异丙酚麻醉辅助内镜检查的探索与展望 虽然近年来,异丙酚麻醉下内镜检查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接受、但国内尚未普遍开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费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麻醉费用一般高于检查费用,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有可能使之进一步得到推广。其次,人们的观念和认识需进一步提高。还有很多内镜医师、麻醉医师和病人以及医院管理者仍认为没有增加此工作和风险的必要。再次,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规范化,减少因药量带来的不良反应。近年来电双频指数(BIS)被提出作为监测用药量的客观标准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但是否可以进一步推广,临床还需进一步验证。目前,相关报道在术中均检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的变化。规范化的监测项目既保证受检者的安全,也可减少因过多监测给受检者增加的经济负担。 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医疗中“人文关怀”要求的进一步加强,随着麻醉用药的进一步规范,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将会得到更快的普及和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