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是研究临床麻醉、重病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迄今,临床麻醉最基本的任务仍然是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麻醉使病人于无痛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外,同时也使病人的生理状态发生明显的改变,不控制这些有害的改变,轻则增加术后并发症,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为确保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全,必须运用监测技术了解手术病人的生理功能改变,分析这些改变,将利于临床治疗。监测治疗不仅用于麻醉的病人,也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复杂的病例。再则,麻醉时各种生命重要功能都可发生急剧的改变,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和(或)心跳停止。
麻醉学必须从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中汲取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因此,麻醉专业工作者除需熟练地掌握临床麻醉技术操作外,还应该具备分析诊断和处理病情(包括麻醉期间及其前后所呈现的生理改变)的能力,主动配合手术的进行; 掌握各种麻醉药、辅助药及其它治疗用药的临床药理知识; 通晓麻醉生理学;掌握急救复苏、危重病例的监测治疗知识与技术。
麻醉学从出现、发展到演变成一门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学科,其历程是曲折而艰辛的,其中包含着许多前人的辛勤劳动和献身精神。我国有关麻醉的史迹,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子》:“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扁鹊逐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胃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即悟如初,二人辞归”。文中所谓“毒酒”的内容虽未详述,但显然是麻醉药剂。汉代名医华佗(公元200年) 施行手术和麻醉的记载与传说很多,手术用“麻沸散”麻醉。可惜华佗的著作未能传世。汉以后不断有进行手术施以麻醉的记载,所用麻醉药中多含曼陀罗(洋金花)、乌头、闹羊花、茉莉花根等。现知这些药物的生物碱均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或致幻性能。其它如川芎、当归等可能发挥辅佐作用。这些药物一般都用酒过服,可能酒也起着一定作用。
西欧古代曾用罂粟、曼得拉草(Mandragora)、曼陀罗和酒精等作为镇痛药,使病人昏迷,以便进行手术。至于曾经采用过的绞颈、放血等原始法,则与今日的“麻醉”概念毫无共同之处。乙醚麻醉的成功,揭开了近代麻醉史的序幕。十九世纪化学的发展,为麻醉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79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Davy,1778~1829)发现吸入氧化亚氮能缓解炎症的疼痛。1844年美国的牙医韦尔斯(Wells,1815~1848)首先使人吸入氧化亚氮拔牙。1842年被后世誉为“乙醚麻醉发明者”的美国杰斐逊乡镇医生朗格(Long,1815~1878)首次成功地使用乙醚吸入,进行颈部肿瘤切除,由于朗格居处僻地,他的工作未为时人所知,因此没有得到推广。1846年莫顿(Morton,1819~1868)的乙醚麻醉表演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反响,各国竞相采用乙醚麻醉进行手术,从此,麻醉进入历史的新纪元。以后许多麻醉药被相继发现和发明,麻醉方法也有所发展。1847年苏格兰产科医师辛普逊 (Simpson,1811~1870)首先使产妇吸入氯仿以无痛分娩。1868年外科医师安德鲁斯(Andrews,1824~1904)于吸入氧化亚氮时加入氧(20%),从而使氧化亚氮麻醉的安全性显著提高。可卡因于1884年用于局部麻醉,此后,普鲁卡因的合成(1905)奠定了局部麻醉的基础。神经阻滞(1885)、椎管内麻醉(1885,1898)、骶管阻滞(1901)也相继开展。1920~1940年间,麻醉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逐渐发展并得到充实。例如确立了乙醚麻醉更科学、更实用的分期(1920); 制定了硬脊膜外腔阻滞的规范操作和临床实施(1921); 气管内麻醉的重大改进;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的普遍运用(1923);复合麻醉概念的建立(1926); 各型回路麻醉机的临床运用; 环己巴比妥 (1923)、硫喷妥钠 (1934)、环丙烷(1934)、乙烯醚(1923)等麻醉的临床应用。麻醉药的增多,麻醉技术和器械的完善,为麻醉专业的形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本世纪五十年代,麻醉专业进入了成熟时期,开始脱离以经验为主的治学道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终于发展成一门专门学科。我国近代麻醉的发展虽与西方国家颇多类似,但也有其特点。乙醚于1846年由莫顿首次示范后半年便传入中国。早年来我国进行传教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教士,借医学的实施进行宗教宣传,麻醉工作被传教士所控制。1847年美国传教士伯驾(Parker),在我国首次施行了乙醚麻醉,次年又进行了氯仿麻醉。当时麻醉工作不被重视,常由缺乏麻醉知识的“助手”施行,因而效果很差,病人安全难以保障。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的外科医师、药理学家及其它学科的医务工作者,曾经承担了介绍、研究和推广麻醉知识与技术的任务,并十分重视临床麻醉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讨。例如1920年报道的气管内注射可卡因,可说是五十年代一度盛行的经环甲膜气管内表面麻醉的前驱。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我国学者不断报道国外氧吸入法、氯乙烷全麻、脊麻等有关的经验和论著; 麻醉方法的实践也日益发展; 脊麻已能妥善地用于12~68岁的病例; 扁桃体手术麻醉的多样化;自行设计的麻醉机问世;麻醉的重大并发症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密切重视,输血技术也在临床中应用。
三十年代,脊麻的应用已在各有关专业中推广。1935年我国16所医院施行脊麻共11,118例,其成功率为99.31%,死亡率0.063%。骶管阻滞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神经阻滞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成功率可达84%。随着胸外科的开展,气管内麻醉逐渐得到重视。1948年自制并生产了循环型麻醉机(主要用于乙醚麻醉)。
解放以后,麻醉事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教学医院中首先建立了麻醉专业,不断培训出麻醉专业人员。五十年代中局麻、各种神经阻滞(包括脊麻、硬膜外阻滞等)受到重视,这些努力反映了我国改进麻醉方法的努力。同时术中病人生理功能的变化和控制也受到重视,使麻醉工作由单纯的技术操作进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化阶段。术中输血补液的理论与技术、呼吸循环功能的维护与控制等,均有经验介绍及理论研究著作。由于我国麻醉工作者的创新,应用静脉普鲁卡因作全身麻醉,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以往乙醚全麻的独占地位,目前仍然是我国全麻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麻醉工作者于四十年代中期即尝试作硬脊膜外腔阻滞,但是,直到五十年代,技术上才熟练掌握并趋向稳定。1956年以后采用了连续法,并合理配用了辅助药物,使这种麻醉方法能安全有效的适应于颈部以下的手术。由于此法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加上我国专业工作者积累的实践经验,迄今一般综合医院中采用硬膜外阻滞,使用率达60~70%,虽然神经阻滞技术要求较高,但麻醉后的恢复远非全麻可相比,是手术医师和病人所乐于接受的麻醉方法。我国麻醉工作者很重视这些客观需要,克服了各种技术困难,使神经阻滞(尤其颈神经丛、臂神经丛阻滞)的使用率显著增高。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湿肺”的问题引起国内外麻醉界重视,于是各种“单肺”麻醉方法、分支气管堵塞(或引流)法和双导管麻醉等都有过改进,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其后,由于抗菌治疗技术和药物的进步,“湿肺”多数能在麻醉前得到控制。这些麻醉方法的改进,使肺和气管的某些复杂手术得以顺利施行,并且至今仍有裨益。
低温和控制性降压,是麻醉工作者主动控制病人生理功能的范例。我国麻醉工作者于1954年开始低温的科研工作,其后进行了体外循环和深低温等项研究。在一些医院中,体外循环由麻醉专业人员司理。1956年以来,控制性降压也普遍应用于临床。
麻醉,尤其是全麻,对小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阻碍了小儿外科的开展。1953年我国麻醉工作者研究并证实了肌注硫喷妥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种基础麻醉给局麻和神经阻滞为小儿外科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小儿麻醉的某些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脊麻、硬膜外阻滞和其他神经阻滞在小儿外科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我国小儿麻醉的特色,曾引起国外许多著名麻醉专家的重视。
心肺复苏在五十年代中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胸外心脏按压术最早曾用于两例全脊椎麻醉后心跳停止的复苏,并获得良好的效果。以后的研究资料和临床效果进一步证实胸外心脏按压是一种“标准的”心肺复苏操作步骤。针刺镇痛是我国医务工作者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首创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麻醉方法。自1958年以来,已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目前针对其镇痛、肌松、内脏牵引及作用机理等问题,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基于我国植物药源丰富的特点,自六十年代以来麻醉工作者即重视中草药在麻醉中的研究和应用,创造了中药麻醉,且有十多种中草药生物碱经实验证实具有肌松作用,其中数种经临床试用效果良好。
六十年代以来,我国麻醉学的发展表现在专业队伍的壮大、麻醉技术的提高、药物生产自给的改善以及科研工作的广泛开展等方面。许多制造工艺复杂或生产难度较大的麻醉药(包括辅助药)都相继批量生产并达到基本自给,有的还远销国外。近十多年来,麻醉学科的临床科研更趋深入,理论研究也有较广泛的开展,表明我国麻醉专业已跨入了较成熟的阶段,并逐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特点。
麻醉学经过百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其内容已经超出了“麻醉”词义的范畴,以临床麻醉工作而论,除手术时取得无痛的效果以外,还应在保证麻醉病人安全、避免术中生理功能紊乱、防止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及为手术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急救复苏技术不仅确保了麻醉的安全进行,而且在重病监测治疗室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急症、创伤等危重情况下,急救复苏是否及时得当,是遇难者生命能否挽救的关键,麻醉工作者既然具有这方面的专长,就应走出医院,面向社会开展工作。在某些先进国家中,麻醉工作者除负责主持医院内急救复苏工作外,同时还负责主持社会甚至国际急救复苏工作。
临床麻醉与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基础理论的充实,丰富了麻醉学的内容,麻醉学也促进了某些基础理论(尤其呼吸和循环生理)的发展。随着有关麻醉学基础理论内容的增长与积累,已经出现了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等分支学科。以往,麻醉学的研究工作多限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方面,近年来有关生化、代谢、药代动力学、细胞分子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开始并取得了成果。有条件的麻醉科室均建立了实验室或研究室。由于麻醉学与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关系的密切,当前已有数量可观的基础理论专业人员投身于麻醉专业,从事麻醉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今后麻醉学还需要从现代科学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中汲取营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创新,为发展我国麻醉学作出更大贡献。
|